为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3月31日,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开展了“土电话”制作实践活动。通过简单材料的组合,学生们直观感受声音传播的物理原理,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科学的奇妙。
课堂上,王慧老师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远处的声音?"在引发学生热烈讨论后,王老师揭秘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今天我们就用两个纸杯和一根棉线,制作一个原始的通讯工具。"
学生们分组后,开始按照步骤制作:用牙签在杯底精准穿孔,将棉线两端固定,最后悬挂重物保持线绳紧绷。制作过程中,同学发现:"如果线不够紧,说话的声音就会变小。"这一发现立即引发小组同学的实验验证,大家通过反复调整线绳张力,最终成功实现清晰通话。
此次实践活动特别设置"创意挑战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材质的传声介质。有的小组用铜线替代棉线,发现金属线传导的声音更清晰。这些创新尝试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到:科学探究需要不断尝试和观察。
据了解,建设路小学科学教研组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家庭实验室""校园科技节"等特色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此次"土电话"制作作为"声音的奥秘"单元实践课,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具象的操作体验,为学生打开了探索声学世界的大门。
活动结束时,三年级全体学生将制作的土电话进行成果展示,校园走廊上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喂喂"测试声。正如王老师在总结时所说:"科学不是书本上的公式,而是藏在我们身边的奇妙现象。希望同学们保持这份好奇心,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精彩。"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王慧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