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机盎然、花香弥漫的春日,太原市第三十八中学并州路校区和龙城校区的全体师生,于3月29日,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和学习,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活动的第一站,师生们来到了文水县城的刘胡兰烈士陵园。信念,犹如一股无形却磅礴的力量,能够点燃人们内心深处的勇气与毅力,支撑着大家在困境中笃定前行。刘胡兰的英勇事迹,便是这种伟大信念的生动象征,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敬献花篮,寄托哀思:学生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庄重地为烈士敬献花篮。随后,龙城校区刘凯校长走上前,仔细整理挽联,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英烈的深深敬意。
肃立默哀,缅怀先烈:全体师生整齐肃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默哀,以无声的方式向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刘胡兰烈士以及无数革命先烈表达沉痛的悼念与崇高的敬意。
校长致辞,激励前行:并州路校区杨海霞校长发表了深情而激昂的致辞。她回顾了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强调了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鼓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将先烈们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庄严宣誓,铭记誓言: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自己对刘胡兰烈士事迹的感悟,并带领全体师生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一句句誓言铿锵有力,回荡在陵园上空,表达了同学们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唱响队歌,昂扬斗志:全校师生齐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声嘹亮,充满力量。激昂的旋律激发了同学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敬献白花,寄托哀思:学生们整齐地排列在墓前,手中捧着精心制作的小白花,表情凝重。每一朵小白花,都承载着学生们对先烈深深的敬意与哀思。他们缓缓走向雕像,轻轻献上手中的白花,动作轻柔而庄重,仿佛生怕惊扰了沉睡的英灵。随后,学生们走进纪念馆内。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刘胡兰英勇无畏的事迹。学生们专注地看着,时而驻足凝视,时而小声交流。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为刘胡兰的遭遇感到痛心,更为她的大义凛然所折服。
此次祭扫活动,让师生们深刻铭记历史,深切体会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先烈们的精神,如同明亮的灯塔,将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成为自己战胜困难、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下午,师生们来到了位于榆次的常家庄园。常家庄园是被誉为“儒商世家”的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其规模宏大,格局精巧,形成了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八贴、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的独特布局。
在常家庄园,师生们跟随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述,认真聆听、驻足观望。高大巍峨的古宅、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砖雕以及秀美的静园春景,无一不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常家在创造商业辉煌的同时,制定了“学而优则贾”的治家祖训,并代代恪守传承。家族中研修学业的氛围十分浓厚,也因此造就了一大批名流学者,从而享有了儒商世家的美誉。经此一行,师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常家祖训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对晋商文化丰富的历史内涵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铭记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此次研学活动,无疑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持续激励着莘莘学子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奋斗、砥砺前行。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新时代的青少年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通讯员 姬晨伟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