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与素养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3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数学年会在太原市小店区九一小学南中环校区召开。此次活动由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九一小学南中环校区协办,一起教育科技提供技术支持,共有600余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教研员和数学老师参加。
开幕式由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俊珍主任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吴正宪;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小数会理事长、全国小数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杨淑萍;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副主任、山西省小数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钱学锋;晋中市教研室特级教师、山西小数会副理事长——张晓刚;运城市教研室特级教师、山西省小数会副理事长——李瑞江;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太原市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史凤山;太原市东华门小学特级教师、山西省小数会副理事长——李小春;太原市小店区九一小学南中环校区校长、正高级教师——韩淑珍。
首先吴正宪老师讲授《曹冲称象》一课,课堂借助天平建立相等的关系,再通过等量代换例子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大量实例,引导学生找出这些事情的相同之处,得出“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一数学原理,渗透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最后与课前的故事结合,再次得到“分量+分量+分量+分量=总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思维活跃,从生活中各个角度想出与本节课对应的等量关系,并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用符号、图形、字母表示出了等量关系,实现了跨学科的发展。紧接着,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德江老师为六年级学生带来了《坡道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坡道数学问题的理解,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学生在专注听讲时并积极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除了基本原理的设计,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方案的合理性,并将生活中的坡道及时展出,使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是苏振希老师讲授《相差关系》一课,苏老师通过学生们喜欢的哪吒入手,出示算式“12-9”让学生讲数学故事,学生思维活跃,表达缜密,从栽树、降妖、水果等入手,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随后巧妙地通过卫生评比图片,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算一算、连一连、画一画、比一比等数学活动充分体会了相差关系其实由三部分组成:同样多的部分、多出来的部分、总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大胆表达,课堂气氛活跃。最后,由李红艳老师讲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课堂伊始,学生通过课前量角器测量的数据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左右”的结论。在数据偏差的争议中自发建立“科学实验需排除误差”的严谨态度。整堂课中,学生主动质疑、严谨验证、协作反思的习惯贯穿始终,不仅达成了知识建构目标,更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展了数学家式的严谨态度和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注入内生动力。在年会最后,在钱学锋主任的主持下,李小春、付晓波、陈静、成艳斌共同参与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数学思维培育的实践研究”的专题研讨。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
山西省数学年会于九一小学南中环校区的盛大召开,如同明亮的灯塔,为老师们照亮了教学研究的新方向;同行们精彩纷呈的教学案例分享,恰似灵动的清泉,为老师们注入了创新教学方法的源头活水。于学生发展来看,此次年会的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学校里弥漫着对数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学生们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圆满承办此次年会更是对学校综合实力的又一次肯定和展示,它再次提升了学校在全省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关注。同时,年会的成功举办也激励着学校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继续打造超一流的教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年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教师们对数学的热爱不会停歇,对数学教育的追求不会止步。九一小学南中环校区的老师们定会把在年会上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和研究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山西省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