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太原市杏花岭区享堂南街小学于3月24日至4月1日举办了第十一届“智美杯”教学赛。教师展示了他们独具匠心的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组六位老师进行了展示:五年级高玲霞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将《手指》这篇课文讲解得栩栩如生。教师巧妙设计三个活动:温故知新,做五指代言人,梳理对所有手指的特征让学生贴入“颜值榜”和“能力棒”。活动二中探索幽默表达秘诀,深入挖掘丰子恺描写大拇指的方法。活动三中五官进行大PK,仿写段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六年级郎玲老师执教的《为人民服务》将这篇经典演讲稿演绎得淋漓尽致,围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名言展开,
通过对比和举例的方式,阐述了革命者应该如何看待生死,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
在讲解过程中,郎老师列举了李大钊、黄继光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及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教师设计环节巧妙,抓住段落内容之间内在联系,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理解课文。
三年级杨旭青老师从知意,知文,知人,知理四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守株待兔》,思路清晰,这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一年级王耀伟老师讲授的《小公鸡和小鸭子》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表演,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深刻体会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情感体悟能力。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同时,还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知识点。成功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在情感、语言和思维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四年三班涂捷老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从古人的奇妙想象到万户的火箭飞行,再到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最后到“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教学思路清晰,从扶到放,层次分明,利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郑晓芬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设立了“区分多音字”“开火车识字”“造句”“等识字方法稳固识字,运用表格梳理的方式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重基础,落实到实处。
老师们的精彩授课,不仅展示了她们的教学风采和专业素养,也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课后,全体语文老师在五楼报告厅进行了评课议课,大家群策群力针对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赵婷婷主任对每位老师做出了点评和总结。她提到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多种‘读’的方式联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用语文“四读法”,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掌握技能、品悟语言,提高语文的整体素质。
数学组的老师们也纷纷展示了课堂内容:刘瑾老师讲的“数据分类”一课,从学生最喜欢的去超市买玩具引入,引出了分类的好处,能很快找到需要购买的玩具。然后她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小动物们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掌握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细腻的教学风格。
蒋俊凤老师的课“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数100本练习本、量10枚硬币的高度、100张1元纸币等小实验,推算出数一亿本练习本需要多长时间、一亿枚硬币和纸币各有多高,为学生建立了1亿到底有多大的表象,教具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多种操作活动让孩子们积累活动经验,建立一亿的量感。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刘晓钰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梳理和应用“转化”策略,提升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以“面积中的转化→生活中问题的转化→周长中的转化”为主线,层层递进。课堂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回顾“转化策略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都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推导的。通过梳理知识链,学生不仅巩固了策略的具体应用场景,更理解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郑福慧老师的《认识年月日》一课,课始,她先用视频演示了年月日的由来,激发了学生对年月日探究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观察2025年年历,自主完成学习单,找出了大小月,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记忆大小月,最后她让学生计算2025年全年的天数,得出了年和日的关系,整节课思路清晰,步步深入,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黄成林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和王倩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两节课,都比以前有了进步,在备课的时候都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备课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当然,在讲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总是老师自己说的较多,不等学生思考和回答就说出了结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立足学情,多留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留给学生。
课后,数学组全体教师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了评课交流活动。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为6位优秀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最后,赵主任对于本次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她指出,数学教学要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各种活动,让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月26日,英语教师安一飞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Great inventions”。本单元以参加科技节争做小小发明家作为大任务,围绕“伟大发明”主题展开。本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以“认知发明—理解用途—表达观点”为主线,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核心词汇和句型,通过讨论纸的演变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渗透科学史与创新意识培养。是一节“有趣、有料、有效”的英语课,既夯实语言基础,又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创新思维。
张长青老师带来美术课《生活中的标志》。课堂以生活常见标志引入,如交通、商场标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标志造型、色彩、图案,分析其简洁性、象征性特点,让学生理解标志如何用简洁元素传达丰富信息。在创作环节,给定场景主题,学生发挥想象设计标志,将知识转化为创意实践,提升了对生活的观察力与艺术创造力,体现美术课程对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吴佳伟老师的音乐课《花非花之模进之美》,整节课围绕“模进”展开,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模进,即旋律有规律的上行或下行,让学生体会模进带来的音乐层次感与推进感。课堂中,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哼唱,分组进行旋律创作,在实践中加深对模进手法理解,提升音乐感知与创造能力,展现音乐课程对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培育。
王鹿老师的体育课《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培养。课程从热身慢跑、关节活动操开始,预防运动损伤。详细讲解示范脚背正面运球动作要领,包括支撑脚站位、运球脚触球部位与力度,学生分组练习,王老师巡回指导纠错。设置运球接力比赛,提升学生兴趣与积极性,在竞争氛围中巩固技能,增强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体现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能与意志品质的锻炼。
此次“智美杯”教学赛,音体美组三位老师教学各有亮点。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教学内容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科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不足,如美术课创作时间把控可更精准,音乐课对基础薄弱学生关注可加强,体育课动作讲解可更细化。未来,音体美组将针对不足改进教学,开展更多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让艺术与体育之花在校园盛放。
在此次教学赛活动中,所有的参赛老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旧的教学模式大胆摈弃,用新的研学精神,不断反思、探究、创新和提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让课堂大放异彩!他们坚信,享堂南街小学一年一度的课堂教学大赛会更加激励每一位老师。不断学习,继续前行。让大家以这次教学赛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鞭启航,厉兵秣马,争做最美的自己。
(网易山西 闫珊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