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意融融的季节,太原市育英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生命启蒙仪式——播种节。孩子们带着对自然的好奇与期待,纷纷从家中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水培植物,开启了别具一格的种植之旅。
孩子们带来了生机盎然的葱蒜,萌态可掬的多肉盆栽,以及各种大小不一的花生和蔬菜水培,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植物摆放在自然角,期待着它们发芽和成长……教室的窗台上转眼间化身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绿色乐园”。
在父母的协助下,孩子们为自己的植物制作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贴上了带有名字的标签,并兴奋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植物。
“这是我的绿萝,它会长得像瀑布一样壮观!”
“瞧,我的多肉植物多么迷人。”
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还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奥妙和合作的快乐。
种植活动不仅是自然的课堂,更是连接家园共育的桥梁。我们鼓励孩子们成为“家庭种植小导师”,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继续探索植物的奥秘。
孩子们每天都会拉着爸爸妈妈观察家中植物的变化,用简单的词汇描述“叶子变多了”“茎变高啦”,在互动中培养观察力与表达能力。
众多家庭通过合作种植葱蒜,共同制作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如葱花炒鸡蛋、葱苗香干等。孩子们在挑选和清洗蔬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家园携手共育的模式,将教育从幼儿园扩展到家庭,让亲情在共同劳动中得到升华,同时也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会关爱生命、承担起责任。
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孩子们的种植日记里“写”满了成长的痕迹。
孩子们轮流担任“浇水小卫士”,用迷你喷壶为植物补充水分,为小植物挑选阳光最充足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帮助植物填土栽培。
再仔细地观察植物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将自己眼中的绿意跃然纸上,胖嘟嘟的葱头,细细的根须……每一笔都是他们对生命的表达和惊叹。
如何照顾一株植物呢?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汤米的小种子》一起罗列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等等。尊重一株植物,期待生命的盛放。
“那我们可以为小植物做些什么呢”
“我们可以给小花浇水”
“把花放到窗台下晒太阳”
“要提醒大家不能一直摸小花”
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实则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第一步。他们在照料植物的过程中,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培养了责任感,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
种植活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科学的窗口,小手牵大手的种植形式让家园共育的纽带更加紧密。当孩子蹲下身观察一株幼苗时,他们不仅在看生命的成长,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种子。
未来,该校教师们将继续以自然为课堂,以家园为沃土,陪伴孩子们在劳动与观察中收获智慧、茁壮成长。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