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研学是一场探索世界、开阔眼界的旅行,更是一节寓教于乐的行走课堂。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以及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3月28日,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开启了古县城实践研学活动。
太原古县城内古老的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观澜门下,王美荣副书记主持了开营仪式,希望学生们能通过本次研学活动,收获成长和快乐!
本次项目式活动开展初期,老师通过非遗面塑行前课,带领同学们欣赏了面塑艺术,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让学生们心生向往。此外,老师还给学生们讲解了制作花馍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
首先,他们来到了花馍研习社。花馍是山西运城地区汉族的传统名点,因将餐桌上的馍通过百姓的智慧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花式而命名为花馍。花馍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如今大家都称它为“中式蛋糕”。
在花馍制作中,孩子们从了解花馍文化到亲手制作花馍,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激动与兴奋。
走进当代赏石博物馆,同学们带着对宇宙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好奇心穿越时空,遨游星辰大海,体验“流浪地球”,揭秘神秘宇宙。每一块神奇的陨石让同学们领略到宇宙的无限广阔和自然奥秘,每一次人类的深空探测都是如此的壮观和充满挑战,也给予了同学们对生命和宇宙更深层次的理解。
绘画是孩子们钟爱的一门艺术,我们常见的绘画作品多在纸上或墙上,但在石头上作画,是否见过呢?石头画,又称岩画,最初是原始人类用矿物质石块在岩石上刻画标记,用以传递信息和记录生活。如今,石头画已经演变成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赏石博物馆就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把石头画的魅力,让孩子们通过普通的石头呈现出非凡的景象,让石头与艺术完美结合。
金牛湖因古代西北高东南低的自然落差而形成,日积月累,湖水汇聚于东南角,孕育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蕴藏着一段神秘的传说,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全力闯过关隘,寻找解锁咒语,最终解救金牛。
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将勇闯四大关卡,解锁金牛湖的秘密。通过完成关卡,同学们将一步步接近受伤的金牛,最终完成救治任务,成为金牛湖的“小小守护者”!
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收获满满!
五三中队张佐妮: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参加了山西花馍制作,这个过程中我收获超多!当拿到面团时,我满心期待又有点紧张。在努力下,我成功做出了花朵、蜜蜂,最让我自豪的是捏出了威风凛凛的哪吒。揉面的过程虽然有点费力,但看着面团在手中一点点变成想要的模样,我超有成就感。老师说花馍承载着山西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不同造型意义不同。我这才明白,小小的花馍藏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这次研学,我体验到动手的快乐,更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以后我还想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
六五中队柳宇馨:
古县城研学之行,让我收获颇丰。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古老的城墙、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建筑,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博物馆里,一件件文物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它们见证了古县城的兴衰变迁,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传统手工艺的展示更是让我对工匠精神肃然起敬,那些老艺人坚守着古老的技艺,用巧手传承着文化的根脉。这次研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懂得了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六六中队赵博:
此次赏石博物馆研学,是一次收获颇丰的成长之旅。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赏石,赏的不仅是石头的外在形态,更是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这次研学让我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未知与美好,需要用心去观察、去探索。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带着这份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追求知识,努力成长。同时,我也希望更多同学能走进赏石博物馆,感受石头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研学,为我打开了知识殿堂的新大门。我深切领悟到,知识的源泉不仅是书本,更是广阔的生活天地。今后,我将带着这份对知识的热忱,在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发现更多未知的美好。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研学活动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奋进的火,点亮孩子们心中理想的灯。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增长见闻,开阔视野,提升认知,便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张琴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