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情智双螺旋”教学理念,推进信息科技与学科融合创新,4月2日,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信息科技图书综合组开展“情感浸润+思维进阶”情智双螺旋主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信息科技课《排序计算有方法》课例展示为核心,结合《智能种植有方法》和《阅览室礼仪》两门课程说课,通过“课例观摩+说课研讨+评课议课”的立体教研模式,探索“情智课堂”的创新路径。
在《排序计算有方法》展示课上,张建军老师以“研学选日”为情境主线,通过“手动查找100天气温数据”与“3秒排序定位”的强烈对比,激发学生对数字化工具的探究兴趣。课堂以“任务链”驱动,从“数据排序三步骤”到“平均值计算四步法”,逐步突破“数据范围选择”“单位符号处理”等难点。学生通过“查找替换”功能一键清除单位符号的设计,巧妙化解计算障碍,彰显“技术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据课堂观测数据显示,87%的学生能在5分钟内独立完成排序操作,小组合作计算四年级平均身高任务中,三组学生创新使用“数据填充”功能提升效率,展现出良好的计算思维与协作能力。
在说课环节,周玮老师带来的《阅览室礼仪》以“破损图书展”唤醒情感共鸣,通过“音量分级器”“静音挑战赛” 等游戏化设计,将抽象礼仪规则转化为可视化行为。“家庭阅读角改造计划”的延伸任务,实现家校联动,助力习惯养成。蔡瑾颢老师的《智能种植有方法》则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传感器→计算机→执行设备”为主线,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引导学生理解“阈值设定”“闭环控制”等概念。课程设计融合科学、信息技术、劳动教育等多学科元素,在 “土壤湿度控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评课环节中,教师们围绕讲课说课中的亮点和改进建议展开评议,通过《学生活动观测表》和《教师提问观测表》的详细记录,分析出课堂教师的有效提问及学生质疑次数。教师们建议,后续需优化提问设计,减少无效语言;关注学生质疑生成,通过分层任务增强小组合作针对性,让课堂互动更具实效性,真正实现“情智共生”。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技术+礼仪+科技”的多元视角,为教师搭建了思维碰撞的平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情智课堂”实践研究,在跨学科课程开发、差异化教学设计等方面深耕细作,努力培养兼具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的新时代学子。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张建军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