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的三年级班里,由科学张婷娟老师精心策划的“科学问题漂流箱”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班级里营造出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
每天清晨,同学们一踏入教室,就会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写在纸条上,认真地放入漂流箱里。这些问题丰富多彩,从“为什么树叶到了秋天会变色”到“鱼睡觉的时候会闭眼吗”,从“风筝为什么能飞上天”到“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对周围世界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班级里那些热爱表现、痴迷科学的同学来说,每天打开漂流箱抽取问题,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已经成为他们最期待的事情。课间休息时,总能看到他们围在漂流箱旁,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抽到问题后,这些小“科学家”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独自查阅科普书籍,有的几人聚在一起热烈探讨,还有的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年三班王近芃同学抽到“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结冰花”的问题。为了给出准确答案,他不仅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还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实验模拟窗户结冰花的过程。在课向同学们详细讲解:“因为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室内热空气遇到冰冷的窗户,水蒸气就会直接变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慢慢堆积,就形成了冰花。”他清晰的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张老师表示,开展“科学问题漂流箱”活动,旨在为孩子们搭建交流科学问题的平台,培养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查阅资料、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科学的热爱。如今,班级里掀起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潮,越来越多同学参与进来。
为了让孩子们将科学探索的热情延续下去,张老师还推荐了几个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家长和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实践:
会漂浮的鸡蛋:准备一枚新鲜鸡蛋、一些盐、一杯水。将鸡蛋放进水中,不断往水中加盐,直至鸡蛋漂浮起来。原理是加了盐的水密度加大了,鸡蛋就可以漂浮起来。
酒精动力瓶“一飞冲天”点燃酒精蒸气,驱动纸杯瞬间弹射升空。实验利用酒精点燃产生的气体膨胀原理,声动模拟火箭推器的反作用力机制。
张老师策划的“科学问题漂流箱”活动,为三年级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相信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这群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会继续在科学的海洋里畅游,收获更多知识与快乐,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张婷娟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