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西的田间地头正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春耕时节,而春浇春灌不仅是庄稼的“第一口水”,更是全年丰收的“定心丸”。4月7日,省水利厅召开专题会议,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灌溉用水问题,从政策、技术、服务等多方面打出“组合拳”,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老百姓最关心啥?水利厅给出“定心答案”
“地里的麦苗渴了咋办?”“灌区的水能不能按时浇到田里?”春耕时节,这些问题牵动着全省农民的心。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孟建在春浇灌溉专题会上指出,“当前山西从南至北陆续进入春耕农忙时节,全省水利系统要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有关会议精神,不断提升灌区服务保障能力,全力做好春浇春灌工作,为粮食生产和农业增产提供水利支撑。”
会议明确了五项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主力军作用,加强管理调度,优化灌溉计划,科学配置用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全力确保应浇则浇、应灌则灌。
二是充分挖掘省级水网骨干工程调水潜力,统筹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合理调配客水和水库水资源,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全力保障春灌用水需求。
三是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化数字孪生等技术运用,充分调动用水主体参与灌区运行管理,引导用水户平田整地、划小畦块,采取节水灌溉,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
四是各大中型灌区灌溉试验站及时向受益乡村发布土壤墒情信息,分轻重缓急科学调配水源,为春浇春灌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强节水灌溉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保春灌护丰收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山西的春耕生产将得到更加坚实有力保障,为全年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素材来源:山西水利)
(网易山西 李丽 李恒灵 助编 董文玉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