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拂过三晋大地,万物在暖阳中舒展生机。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在农业实践中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在劳动中认识农作物、体验劳动成果,深入贯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4月7日,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以“百年农大,耕读未来”为主题,由曹龙梅校长亲自带队,组织一至三年级师生走进山西农业大学开展为期一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这场跨越课堂与田野的探索之旅,既是对“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对中华农耕文明的深情回望。师生们以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自然,在春日的农耕实践中感悟生命的力量,在百年学府的底蕴中汲取成长的能量。
清晨8:20,身着整齐服装的学生们在校门口列队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山西农大。9:30,队伍抵达山西农大。曹龙梅校长宣布研学实践正式启动,一场满载知识与探索的旅程正式拉开帷幕。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名专业讲解员和两名研学教师,形成“1+2”护航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伊始,研学老师便引领着学生们踏入农大黄河农耕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古老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木犁、石磨、纺车有序陈列。研学老师结合实物,生动讲述着农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背后承载的农耕智慧。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勾勒出了三晋大地的农耕历史,提供多元的学习视角和情境。学生们一边仔细聆听,一边动手触摸这些散发着岁月气息的物件,时不时抛出心中疑惑。当走到一幅描绘传统农耕场景的壁画前,老师详细讲解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生产的紧密联系,同学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先辈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忙碌身影。
踏入孟家花园影视长廊,时光的齿轮仿佛倒转,往昔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带着岁月的质感扑面而来。长廊里展示的众多影视作品,无一不是对过往奋斗岁月的深情礼赞。它们有的以战争为背景,演绎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有的以和平年代为舞台,刻画建设者们扎根岗位,默默奉献的身影。这些作品中,既有气壮山河的宏大叙事,也有聚焦小人物的细腻描绘,从不同维度展现了百年来,华夏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是一段青春的注脚,承载着创作者的热忱,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通过这些作品,似乎能看到不同年代的年轻人,怀揣理想,投身时代洪流,用热血与青春,谱写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孟家花园影视长廊,不仅是影视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时刻提醒着大家铭记奋斗历程,传承先辈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接续奋斗,书写属于新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在铭贤学堂旧址,青砖灰瓦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漫步其间,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此次参观,聆听了孔祥熙的故事,让大家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经历,无论是早年的求学奋进,还是后来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作为,都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孔祥熙的故事,是个人奋斗与时代浪潮交织的缩影,也让学生们明白,每一段历史都值得铭记,每一种经历都能带来启迪。在贤学堂旧址,学生们不仅触摸到了历史的建筑,更感受到了精神的传承。
阳光洒满了午后的东阳基地,结束了丰盛的午餐,大家稍作休息,一到三年级的同学们便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满怀期待地踏上探索种子标本馆的旅程。踏入种子标本馆,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充满奥秘的世界。一进门,栩栩如生的蝴蝶标本映入眼帘,它们被精心地摆放在展柜中,五彩斑斓的翅膀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每一只蝴蝶的形态都各不相同。随后,移步至农作物标本展区,又是另一番景象。金黄的玉米棒颗粒饱满,在灯光的映衬下,散发着丰收的气息;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枝头,仿佛在诉说着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故事;洁白如雪的棉花,蓬松而柔软,让人忍不住伸手触摸。这些平日里常见的农作物,以标本的形式出现在眼前,却带给同学们全新的认知。在研学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种植历史,还知道了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大家认真聆听,不时举手提问,积极参与互动,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山西农大东阳基地的手工坊热闹非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齐排列的彩色手工木条棒和手工白胶上,折射出梦幻的光芒。一到三年级的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迈着轻快的步伐,涌入这片充满创意的天地,一场别开生面的鸟窝制作之旅就此拉开帷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独具匠心的鸟窝诞生了。有的鸟窝像一座小巧玲珑的宝塔,有的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帆船,还有的鸟窝被装饰成了动物的模样,可爱极了。同学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笑声和讨论声在手工坊里久久回荡。此次研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创意之火,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当同学们踏入芦荟大棚,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翠绿肥厚的芦荟叶片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勃勃生机。大棚里弥漫着清新的植物气息,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研学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芦荟的种类、特性和用途。从药用价值到美容功效,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大家纷纷凑近观察,抚摸芦荟叶片,感受它独特的纹理。
参观完芦荟大棚,同学们来到种植区,迎来了种植小树苗的活动。工作人员为每个同学发放了小树苗和种植工具,并详细讲解了种植步骤。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挖坑、栽种、填土,每一个环节都做得有模有样。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经过一番努力,原本空荡荡的土地上,栽满了一棵棵小树苗,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同学们招手致谢。
最后,山西农大研学之旅在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天,一到三年级的同学们用行动,展现出远超年龄的出色精神风貌。
育英小学以百年农大为镜,照见“五育并举”的育人初心:教育既要筑牢知识的根基,更要培养脚沾泥土的情怀。当春日的晚风吹过抽穗的麦田,那片被少年汗水浸润过的土地,正在悄然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大家以此次研学为新的起点,将实践中的收获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上,始终保持不怕吃苦的坚毅品质和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网易山西 闫珊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