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语文五年级教研组开展了以“读智慧故事,探思维密码”为主题的大单元情境教学展示活动。展示活动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内容,通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节精彩纷呈的课例以及单元说课,生动展现了思辨的魅力与智慧的启迪。
课堂撷英:教学思维的诠释
程静燕老师在《自相矛盾》一课的教学中,以“穿越回古代,帮助楚人推销矛与盾”为任务驱动,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叫卖场景等沉浸式活动,成功破解了文言文“难读、难懂”的难题。学生们化身楚人,以夸张的动作和语气诵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并在“路人”的即兴质疑中深入理解“誉”“弗能应”等文言词汇的含义。这种“语言学习+戏剧体验”的教学模式,将文言文从静态文本转变为动态对话,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整堂课的教学环节紧扣“思辨”这一核心,通过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思维、创造性思维三阶思辨任务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真正走向深度思考。
赵慧霞老师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首先从人物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利用人物关系图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通过对阵图帮助学生分析和推理孙膑的思维过程,从而确保田忌在赛马中取得胜利。随后,她提出“田忌获胜还有哪些关键因素?”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一步体会孙膑的思维与智慧;最后,通过讨论“谁是大赢家?”这一问题,促进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表达,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樊晓静老师教学《跳水》一课以“思维成长营”为线索,巧妙地将侦探推理元素融入其中。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积极思考,彰显了教学创新的独特亮点。课程以“卢浮宫救画”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作为导入,迅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通过引入“福尔摩斯”作为“思维营长”,赋予学生“小侦探”的角色身份。角色扮演贯穿整个课堂,学生以侦探的身份完成各项破案任务,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代入感。此次《跳水》思辨课堂,以情境为引导、以任务为轴心、以评价为支撑,实现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双线并进。学生不仅在“破案”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更在思辨中锻炼了分析力、判断力与创造力,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例。
说课解码:课堂思维的解析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长乔小枝老师在说课时明确指出,该单元的设计旨在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借助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活动,聚焦学生思维的成长,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人物思维”到“理解人物思维”,再到“内化人物思维”,最终达成“迁移人物思维”的目标。该单元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核心要素贯穿始终,训练内容呈梯度递进;注重评价环节,以评促学。在单元整体学习路径的引导下,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核心知识与能力的“学-思-用”融合,深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教研深耕:教育思维的碰撞
教与研同行,学与思并肩。课后,高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在任毅副主任的带领下参与研讨,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对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讨交流,或肯定亮点,或发表改进意见,共同探寻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整个讨论过程气氛融洽热烈,思维碰撞出耀眼火花。最后,任主任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从专业角度给予全方位指导,详细阐述了新课标下高年级思辨单元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方法,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思辨式教学的创新路径,为教师们开启了一扇通往高效教学的大门,现场老师受益匪浅。
小五台小学以教学展示研讨为支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情感表达双向提升,实现了情商与智商的协同生长,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情智儿童奠定坚实基础。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