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精神,加深对杏花岭区“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内涵的理解,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青年教师大单元教学能力,不断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月9日,太原平民中心教研室组织举办了“354高效智慧课堂”下的青年教师大单元教学思维导图比赛活动。该校共有10门学科的28位老师参加了活动,各学科教研组长担任评委。王军校长、赵娟副校长、教研室冯艳华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比赛,教师们积极准备,精心创作,结合所授学科的特点,围绕“354高效智慧课堂”确定主题与架构。教师们查阅大量资料,收集精美的图片和图标,反复修改,从线条的流畅性到色彩的搭配,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加深了对大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在探索中提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能力。
比赛展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每位参赛教师都精心准备,向评委和观众详细介绍各己作品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应用场景。
理化生组的教师们率先登场,巧妙地用线条和图形串联起自然科学知识,把抽象的力学、酸碱盐、人体生理知识具象化,让复杂的现象变得通俗易懂,使不同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她们的展示,让大家看到了理科知识严谨有序而又生动有趣的特点。
综合组的教师们带来了内容充实的思维导图。体育教师从体育理论、运动项目分类到训练方法,绘制出一幅充满动感的思维导图,将力量与技巧、健康与竞技完美融合,体现了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则聚焦现代数字世界,用生动的图标和简洁的文字搭建起知识架构,展示了物联网知识的脉络。
数学组的教师们构建起了严谨的思维导图世界。平行线与相交线和整式的运算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思维导图的"夜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逻辑线条相互连接。让大家领略到数学逻辑之美。
道德与法治教师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出发,展示了宏观政策与微观民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历史组的教师们以时间为轴、以事件为点,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展现了秦汉、辽夏宋金元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为大家呈现出一幅生动鲜活的画卷,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
语文组的教师们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联想,将语文知识编织成一张灵动的网。她们围绕人文情怀与语文要素两大方面,以语言文字为基,结合单元重点,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新教材的变化,展现了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英语组的教师们的思维导图实用且高效。她们巧妙设置情境,结合形象的图片,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展示了英语学习从基础到应用的全过程,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些思维导图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有千秋,充分展示了教师们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创新能力,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展示结束后,评委们从思维导图的专业性、创新性、教学实用性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评委们肯定了教师们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创意与努力,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教师们在思维导图设计上表现出色,结构清晰,要素完整。以大单元整合为核心,将学科知识点进行科学层级划分,分类标准统一,逻辑严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充分体现了学科核心概念。
在讲解中,教师们紧扣新课标大单元与“日清周结”课改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们语言流畅、表达清晰,逻辑连贯地阐述了思维导图上的知识,展示了思维导图是如何服务于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
从呈现效果来看,教师们的思维导图整体布局合理美观,核心主题突出,文字、线条比例协调,颜色搭配和谐,具有层次感,而且工整简洁,给人以视觉享受。
经过上半场和下半场的激烈比拼,评委团队进行了综合评定,最终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无论结果如何,每位老师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做出了积极贡献,每位教师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人们尊敬和赞扬。
最后教研室冯艳华主任对活动做了总结。她首先感谢所有选手的精心准备和评委的专业点评!感谢实习教师对此次活动的辛勤付出!接者指出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而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整合知识、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新课标呼唤新实践,最后她希望老师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354高效智慧课堂”中深耕大单元教学设计,用好思维导图,做好分层优化,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此次青年教师大单元思维导图比赛,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发了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将深度融入“354高效智慧课堂”,为学生带来更高效、更有趣的学习体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的台阶。
(网易山西 郗艳 闫珊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