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步普及儿童孤独症知识,了解国内外研究新进展、新技术,提高从业人员的临床诊治及科研水平,4月11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了儿童孤独症相关知识培训班。各县 (市 、区)妇计中心儿童保健相关工作人员,各级医疗、康复机构相关医护技术人员,各机构特教老师,各幼儿园及小学老师共300余人参加。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郑艳梅在开班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医院儿童保健和康复工作,希望培训班能帮助学员们认识孤独症,了解孤独症,起到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转诊的作用。
太原市卫健委妇幼健康科副科长郭强解读了《太原市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希望基层工作者重视孤独症,通过培训提升能力,加大孤独症防治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培训课程专业性强,内容实用多样。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姚蔚峦讲授了儿童孤独症概述,通过详实的流行病学数据与典型临床案例,深入剖析孤独症的概念、核心症状(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语言发育异常等),清晰勾勒出孤独症的整体画像,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主任郝爱珍讲授了儿童孤独症的早期发现,介绍了三个早期发现的工具——行为观察、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及五不(少)行为。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管治疗师张惠分享了结构化家庭干预策略,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创造干预机会,提升家庭干预的可操作性。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治医师闫一健全面梳理了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等主流干预模式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对比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为参会者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干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王星深入讲解注视、倾听、模仿等语前技能对语言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现场模拟演示,介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帮助儿童积累语言发展的前期能力。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任丽星以生动的互动案例展示镜像对话的操作方式,即模仿儿童的语言或动作,再逐步扩展内容,引导儿童主动沟通。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张艳琴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孤独症儿童在社交启动、维持、结束等环节的障碍,介绍“社交故事法”“角色扮演法”等实用技巧。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护师张旭雯详细解析了感觉统合障碍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表现,结合评估工具分享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郭颖阐释了关键反应训练(PRT)以儿童兴趣为驱动、强化主动沟通的核心理念,通过案例展示如何在游戏中激发儿童的主动表达。
此次培训班大大提升了儿童孤独症的知晓率,加强了孤独症从业人员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儿童孤独症早发现 、早诊断 、早干预,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关爱氛围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