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太原市迎泽区山水城小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粮票小天地,思政大课堂”活动,邀请到知名粮票收藏家曾波先生,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历史韵味与时代记忆的讲座。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粮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物,更在思政教育的大课堂中,深刻领悟到粮食的珍贵与节约的重要性。
活动伊始,曾波先生分享了自己早期的收藏足迹和收藏粮票过程中的动人故事。从1980年17岁开始涉足粮票收集,曾波先生对粮票的热爱一发不可收,40多年来,他收藏的粮食票证已达7万多种,票证年代跨越百年以上 ,这些珍贵的收藏背后,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随后,曾波先生详细介绍了粮票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使用情况。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粮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记忆与生活的艰辛。当时,教师每月的粮食定量是26斤,中学生为22斤,这些数字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粮食供应的紧张与不易。
活动现场,曾波先生展示了他的部分珍贵粮票收藏。其中,桥梁主题粮票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同学们领略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与时代特色;特殊粮食票证则记录了特殊历史时期的粮食政策与社会变迁;而军用粮票的展示,更是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其在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和军队后勤供应方面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讲座的最后,结合当下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曾波先生呼吁同学们珍惜粮食,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他表示,虽然粮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粮食的重要性从未改变,节约粮食的理念永远不会过时。
此次“粮票小天地,思政大课堂”活动,是山水城小学思政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与历史的对话,同学们不仅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未来,山水城小学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张慧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