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西的田野间正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春浇进行曲”,在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水利人以水为笔,以渠为墨,书写着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精准调度,水润三晋粮仓
随着气温回暖,山西从南至北的广袤田野上,春耕的号角已全面吹响。省水利厅积极响应全省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将春浇灌溉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精准调度、科学配置,让每一滴水都成为滋养土地的“金钥匙”。截至4月12日,全省已有128处大中型灌区开启春灌供水,累计上水约4.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02.9万亩,其中,冬小麦灌溉用水量约2.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44.5万亩。春浇行动为冬小麦等农作物送去了“及时雨”,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骨干工程发力,联合调度显成效
汾河水库与汾河二库,作为山西水利的“双子星”,今年以来更是强化了联合调度机制,通过提前巡查供水设施、科学调蓄水量,确保了春浇供水的稳定与充足。自2月下旬起,汾河生态与农业灌溉泄流水量显著增加,日均下泄流量达26.7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下游灌溉用水压力,让清澈的汾河水滋润着广袤的农田。
大中型灌区齐发力,精准灌溉润心田
汾河灌区:作为山西最大的自流灌区,汾河灌区今年以“抢抓早春浇机遇”为口号,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灌溉效率,以节水为核心推动水价改革,自2月中旬春浇启动以来,已灌溉农田近50万亩,展现了大型灌区的责任与担当。
昌源河灌区:面对灌溉面积16万余亩的重任,昌源河灌区提前行动,强化河道整治与设施维护,确保了春灌期间渠道畅通、水泵高效。精准把控流量,实现了“水到田头、润至根脉”的灌溉目标,让“丰收水”奔向田间地头。
文峪河灌区:设计灌溉面积超50万亩的文峪河灌区,今年春浇以来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与多部门联动解决水源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灌溉面积4万余亩,预计5月中旬将全面完成春浇任务,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禹渡灌区:依托先进的GIS一张图和数字孪生技术,大禹渡灌区实现了灌溉时间、计量、水量的“三精准”,自春浇启动以来,已累计提水超2000万立方米,灌溉粮食作物30余万亩,展现了智慧水利的魅力。
夹马口灌区与尊村灌区:作为运城当地灌区的两大“巨无霸”,夹马口灌区与尊村灌区分别以超百万亩的灌溉面积和广泛的受益范围,成为春浇灌溉的主力军。今年通过早安排、早介入,加强设施维护与隐患排查,两大灌区均提前启动春浇工作,为农田送去了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水”。
在这场春浇战役中,省水利厅精心组织,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水为民、以水兴农”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对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的“水利担当”,山西水利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全省农业生产稳定与丰收贡献提供水支撑水保障。
(素材来源:山西水利)
(网易山西 李恒灵 李丽 助编 董文玉 刘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