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爱国主义教学,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师生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全体少先队员刻苦学习、奋斗拼搏、争做时代好少年,努力为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作贡献。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了“清明寄哀思,传承润童心喜”项目式学习活动,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老师们以课本为抓手,三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选编了《传统节日》这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逢清明节的到来,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研、讨论、交流,针对这一主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活动。
首先,以课文为基础,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及文化内涵。并制作了以清明为主题的小报,将美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实行了跨学科学习。
其次,通过主题班会“祭清明忆先烈”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既传承了传统习俗,又激发了爱国情感。老师们先通过动画、故事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如介子推传说)及习俗(扫墓、踏青、插柳等)。 然后进行红色教育:观看英雄事迹、学生分享本地革命先烈的故事,留言寄语。
接着,利用清明小长假开展了自然探索:踏春行,与家长一起春游,拍摄“春天的足迹”照片。
“清明寄哀思,传承润童心”的项目是活动,既实现了跨学科融合,结合语文(诗词)、美术、德育(红色教育)等多学科。 又利用小长假让孩子们实践体验,利用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亲子互动。此次活动通过“知、做、敬、行”多维度展开,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既传承了传统习俗,又激发了爱国情感。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王喆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