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太原市卫健委主办、太原市中医医院承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就全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再部署,并为双方肛肠科、皮肤科、康复科“科联体”授牌。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纪委书记梁军,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瑞兵,太原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张泽,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与产业处副处长侯健树,太原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段朝军出席,会议由市委卫健工委委员、市卫健委副主任赵宏英主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纪委书记梁军、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张泽、太原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段朝军共同为“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双方领导为“科联体”授牌。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关键时期,在中医药强省的大背景下,市卫健委抢抓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统筹实施“中医药强市”工程,一揽子推进中医药体系建设、能力提升、队伍建设等10项具体行动,把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列入中医药强市“十大工程”,依托广安门医院在太原市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得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太原市政府、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纪委书记梁军在讲话中对基地建设的落地和推进表示祝贺,并重点介绍了三个科联体科室的优势特色,表示将从注重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工作,强化经典学习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提升中医药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的中医药人才,为太原市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瑞兵代表省卫健委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广安门医院对各位对山西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指出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推进,是中医药强省的生动实践,也必然会对山西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别是领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动能。希望基地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守正创新,明确中医人才标准,加强对中医文化自信、中医思维、中医基本理论掌握及经典学习的培养力度,培养具备临床能力、能诊疗疾病且能传承精华、创新发展的中医人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对双方共同建设“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推进表示祝贺并对今后的基地建设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指出基地的揭牌与科联体的授牌既是双方近年来紧密协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现,更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专科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全新起点。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已进入“人才强业”的关键期,人才培养基地与同步启动的专科联体,正是双方破题基层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前者搭建立体化平台,后者构建专科协作通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推动中医药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科联体这种“基地育人才、专科强技术”的协同模式,既是对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生动响应,也将为全国区域间中医药协作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希望双方以基地为纽带、以科联体为桥梁,践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优质资源融入太原中医药发展,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张泽表示,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揭牌,既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太原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举措。真诚希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深度参与太原市中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临床研究等工作,为太原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市卫健委将以真诚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和扎实的工作,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广安门医院的对接联系,竭尽所能为专家在太原帮助带教、科学研究和促进成果转化等创造良好条件,共同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龙城百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