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产后大出血应急演练。此次演练由副院长郑艳梅任总指挥,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产科、麻醉手术科、输血科、医学影像科和保卫科等科室参与联动。
演练模拟真实救治场景,设置病例为32岁经产妇因宫缩乏力导致持续性阴道出血,产科迅速组建抢救小组进行急救处置,监测生命体征,启动应急响应、畅通绿色通道。产科医护团队立即实施手法按摩子宫、持续导尿监测尿量,同时建立双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护理团队同步完成备血申请及床旁心电监护,院感科全程监督无菌操作规范。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血压降至80/50mmHg,置入宫腔球囊止血,立即启动大量输血预案,输血科开启应急供血通道,联系麻醉手术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展开协作。球囊置入后,仍持续出血,迅速转运至导管室,介入科医师精准定位子宫动脉,成功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术毕,产妇出血停止,血压逐渐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转回病房密切观察。
演练结束后,参与演练的全体人员共同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复盘。产科副主任刘春娟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医务科主任王喆针对演练的重点环节,围绕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应急响应、出血量的评估、大量输血审批等知识点对参演医师进行现场提问考核,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应急抢救知识和技能,以实际工作检验既定应急处置流程,以演促练、以练筑防。
副院长郑艳梅对此次演练进行总结,她表示应急演练是保障安全、优化流程的有效举措,本次演练目的明确,参演人员分工明确,协作紧密,整个过程高效、顺畅,达到了演练目标。她要求各部门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继续补短板、堵漏洞,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在医疗应急的同时严格执行各项诊疗规范,保障医疗安全。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实战意识,密切多部门协作,提高效率,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诊疗流程,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本次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医院危重孕产妇的应急处置能力,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救治效率。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多学科协作、时空衔接及应急预案执行,检验了从产房到导管室的全链条救治能力。医院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高危孕产妇"分级预警-多科联动-闭环管理"机制,以更过硬的医疗保障能力应对各种复杂的临床应急情形。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