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沃野,实践正当时。4月15日,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校三年级150余名师生怀揣期待,整齐抵达阳曲县青草坡社会实践基地,以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开营仪式拉开 “植树农耕” 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以 “自然课堂 + 劳动体验 + 趣味实践” 为主线,通过五大板块的沉浸式互动,让孩子们在泥土与青草的气息中触摸自然脉搏,在汗水中领悟劳动之美。
“头拍拍,肩拍拍,大拇指拍拍,小拇指拍拍……”上午九点,基地广场上响起欢快的热身操音乐。孩子们跟着教练的节奏舒展身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社会实践基地老师在开营致辞中说:“希望同学们今天既能做挥锹播种的 ‘小农夫’,也能当观察自然的‘小科学家’,让每一次弯腰都刻上成长的印记。”
开营仪式后,孩子们在园艺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手持铁锹,选位置、挖土坑、放幼苗、培新土、围树陇、浇足水、挂心愿,每个环节都认真细致。
三年级(2)班的张悠然将写有自己名字的心愿卡系在树苗上:“希望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带队孟老师看着孩子们挥汗如雨的小脸说:“平时在教室被呵护的小手,现在学会了丈量土地;在美术本上画大树的笔,今天为自己种的树苗写下了充满希望的心愿。”
午后阳光初绽,孩子们换上农装上衣,开启首场实践课 ——“耕种礼仪”。孩子们认识了神农氏,了解了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同时,通过行亲耕礼,学会了尊重农业尊重农民。
当孩子们真正踏入农田时,松软的泥土立刻裹住了鞋底,沾满了裤腿,但是这都挡不住他们跃跃欲试的心情。每个孩子都拿上犁耙体验了一回耕地犁地的辛苦,领悟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随处可见小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优美的身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婉转动人的歌声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那我们能为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做些什么呢?鸟窝DIY,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可爱的小鸟装饰新家,用爱留住它们。
三年级(4)班的黄依辰说:“虽然鸟窝没有挂在树上,真正成为它们的家,但是我装饰的很漂亮,鸟儿一定会很喜欢的。”看来保护小鸟的这份社会责任已经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渐近尾声时,基地的草坪变身欢乐竞技场,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趣味运动会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撸起衣袖、卷起裤脚,在“扁担运粮”“毛毛虫竞速” “打地鼠挑战”中化身协作小能手,田埂上、草垛旁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加油声。
当游戏与劳动相遇,当竞技与协作融合,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是对“一粥一饭”的珍惜、对“并肩前行”的理解。这就是藏在田间地头的成长密码。
此次青草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亲近自然的实践之旅,更是一堂融合责任教育、生命教育、合作教育的立体课程。从翻土播种的专注到守护树苗的温情,从创意手作的灵动到运动会的呐喊,孩子们在汗水中收获的是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的深刻理解,更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的精神力量。这些体验与感悟,将会化作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珍贵养分,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心怀感恩,坚韧不拔,以无畏之姿奔赴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孟庆楠 花翠霞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