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症状,以“三多一少”为主要表现,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部分患者还存在除妊娠反应外的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不利于维护患者的妊娠结局。
在临床上妊娠糖尿病被划分为高危妊娠的范畴,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都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如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畸形等等,需要及时诊断并进行干预,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在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首先需要医师对孕妇的既往病史、病症表现等进行了解,分析孕妇是否存在口渴多饮、排尿增加、饥饿感增加、视力模糊等典型症状,而后选用空腹血糖测定、75g葡萄糖筛查试验等进行诊断。当孕妇处于妊娠第24~28周时,选用75g葡萄糖筛查试验进行检测,于妊娠24周后抽取孕妇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对服用75g葡萄糖后1h、2h孕妇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分别进行检测。当空腹血糖值超过5.1、服用后1h超过10.0、服用后2h超过8.5,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空腹血糖的测定与75g葡萄糖筛查试验基本一致,当空腹血糖>5.1时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处于4.4~5.1时需要联合糖耐量试验诊断。
妊娠糖尿病按照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是否存在血管并发症等分为不同等级,从A到T共8级,其中以A级、B级为主。A级表示经过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小于5.8,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B级表示为显性糖尿病,且患者为20岁以后首次发病,病程<10年。
妊娠糖尿病按照分期治疗的原则实施,在妊娠期间主张通过健康教育、营养治疗、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等形式来控制病情进展。健康教育主张增强孕妇对妊娠糖尿病的认知,从而约束自身行为,缓解不良情绪,更好的配合医师实施治疗。营养治疗则为妊娠期间糖尿病干预的主要手段,通过结合孕妇的实际病症表现制定个性化食谱,保障孕妇及胎儿营养的均衡摄入,维持体内血糖值的稳定。运动管理则能够辅助调控血糖及体重水平,孕妇通过在医嘱指导下开展适度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孕妇的血糖调节能力及机体耐力,控制病情进展。但对于伴有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妊娠等的产妇不宜使用运动疗法。其次孕妇要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意识和习惯,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分娩期注重对孕妇血糖持续监测,并观察胎儿的情况,分娩后定时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一般孕妇在分娩后血糖能够迅速恢复正常,但不可忽视对胎儿血糖、血液的检查,维护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朱翠梅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