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低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近日,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月亮探秘”科普学习活动。通过平台中《手绘科学》栏目,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有趣的天文现象。
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共同观看了《手绘科学》系列动画视频。视频以生动活泼的手绘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规律、月相变化的原理,以及“望月”(满月)可能出现在农历十六的科学原因。孩子们被动画中可爱的画面和清晰的讲解深深吸引,纷纷感叹:“原来月亮‘迟到’一天是因为轨道‘长跑’需要时间!”
观看视频后,孩子们直观理解了“朔月”“上弦月”“满月”等概念,并围绕“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缺”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活动还鼓励家长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与孩子共同学习。许多家长反馈,平台的科普资源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课外知识,也让亲子互动更有意义。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小五台小学将继续探索“互联网+科普”的教育新模式,让低年级学生在趣味互动中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周天宇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