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拂绿千枝柳,旭日催红万朵花。为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发展,4月16日,迎泽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莅临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诺德校区进行督导。专家们深入课堂一线,认真聆听每一节课,结合该校学情,为老师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给课堂 “把准脉”,为教学 “开良方”。
语文学科授课教师:张阳
课题:《2023-2024年期中试卷讲评》
张阳老师的复习课极具针对性,聚焦主要问题开展专题复习。在课上,老师精心梳理语言现象,深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细致归纳总结方法,尤为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研员王晓霞老师提到,教师需更好地把握时间,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因时间把控不当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整呈现与学生的吸收效果。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详略和先后顺序,集中精力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高效,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数学学科授课教师:高欢欢
课题:《全等三角形》
教研员武玉芳老师提到:数学定义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要把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这一定义讲深讲透,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可通过动画演示、实物模型对比等多种方式将抽象定义直观化。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位置、不同形状但全等的三角形,或让学生动手裁剪、拼接全等三角形纸片,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发现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和性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在证明三角形全等过程中,答题语言要严谨准确,从条件罗列到依据阐述每一步都要精准规范,书写全等判定条件时不能省略关键步骤和符号,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通过例题示范、作业批改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习惯。还可以采用从特殊点到一般点找到对应点的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观察特殊位置(如轴对称、中心对称)下全等三角形对应点的规律,再过渡到一般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授课教师:魏倩
课题:《U3U4复习课》
教研员薛新丰老师针对七年级英语3、4单元复习课提出专业建议,强调复习课应聚焦"精准定位、分层落实"的核心原则。复习设计需明确单元侧重点,建议以单元主题语境为锚点,聚焦核心语法项目(如时态运用、简单句结构)和高频词汇的深度复现,避免平均用力的碎片化复习,通过语境化练习强化知识网络构建。其次,写作教学应突破模板化局限,倡导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培育个性化表达: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5种基本简单句结构,通过病句诊断、句式升级等专项训练确保基础句型零失误;另一方面鼓励结合单元话题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融入个人体验与观点,通过思维导图、小组互评等方式激活思维深度,避免千篇一律的机械输出。特别强调基础语法落实要贯穿日常教学,建议采用"错题银行定期清零"等策略,通过分层任务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最终形成"重点突出-基础扎实-思维进阶"的复习课模式,助力学生在语言准确性与创造性之间实现平衡发展,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
道德与法治学科授课教师:穆树荣
课题:《2023-2024年期中试卷讲评》
穆树荣老师的课堂针对2023-2024年期中试卷进行了讲评。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板块,以复习巩固和指导做题思路为教学目标,选取错误率高的题目,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指导答题方法,以点带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教研员吴建平老师对穆树荣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此次试卷讲评课思路清晰,选择题以题目为支撑复习回顾知识点,尝试让小组进行讲解梳理、提问,学生更易理解,但需要注意学生遗漏的知识点老师要进行及时补位;主观题在讲解过程中,注意思路步骤一定要一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并清楚知道自己薄弱点。同时提出了建议,可由“展示优秀试卷”变为“我是小小判卷员”,让学生自己判断得分点和失分点,并且注意对教材和新课标的解读。
历史学科授课教师:郑文婧
课题:《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研员闫晓馨老师提到:整堂课思路清晰,逻辑流畅,环环相扣,整体设计较好。以近代以来中国人寻找的救亡图存梦为线索导入,提高学生知识的关联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中国梦。学习目标设置较好,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小组梳理环节,从太平天国开始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当代中学生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谱写中华民族新的篇章,学生情绪高涨,小组梳理感情充沛。建议突出此节课大概念和主线问题,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在讲解重点知识,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可以适当放慢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
地理学科授课教师:郭蕊蕊
课题:《2023-2024年期中试卷讲评》
郭蕊蕊老师的课堂针对2023-2024年期中试卷进行了讲评。选取重点难点题型,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复习。通过当堂检测直击中考原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研员常美蓉老师对郭蕊蕊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首先对教师做出肯定,教师讲题步骤明晰,答题技巧、重难点题型的讲解和学生的定位练习都做得不错。同时提出了建议,需要教师关注学情和研读教材。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讲学生错误率高的题。对课标的研读有提升空间,应将教材资源与课标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物理学科授课教师:裴瑞
课题:《压强复习》
裴瑞老师的课堂围绕“压强与生活的联系”展开以“抽水机的制作与评比”导入课堂。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物理概念与生活的联系。教研员陈红梅老师和郝兵兵主任为裴瑞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首先,要从教材出发,要聚焦大单元概念应用,通过整合章节知识构建系统性框架,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有机整体,强化对物理学科本质的理解。课堂着重核心内容掌握,如关键概念的精准辨析、重要规律的推导逻辑及典型例题的思路拆解,强调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应用的迁移能力。后续需深化单元知识间的关联认知,夯实核心内容的理解深度,提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学科授课教师:李娅
课题:《人体的呼吸复习》
教研员田敏老师对该节“人体的呼吸”复习课给予肯定,课程以“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适配性”为核心逻辑,通过“知识链整合—问题链驱动—任务链实践”三线并行的模式展开,以“呼吸系统功能流程图”为框架,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呼吸道—肺泡—气体运输—细胞呼吸”知识网络,结合呼吸运动模型动态演示,强化结构与功能观,融合生活情境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吸烟如何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实现知识巩固与科学思维的发现,建议在课堂上运用更加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细化。
评课议课结束后,教研员们及该校领导班子齐聚会议室,进行集中反馈。专家们深度洞察,以新课标为依托,从教学设计、课堂把控、学生反馈、教师素养精进等层面,对青年教师的授课表现给予精准的点评与专业的引领,为践行素养型课堂实践明晰了路径。同时,教研员们的反馈建言进一步为该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工作指明方向,助力青年教师锚定教学目标,拓展教学思路,化解了教学实践中的诸多疑难,对他们的专业蜕变意义重大,令教师们收获满满。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王怡轩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