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太原市迎泽区第二联盟组联合教研活动在青年路小学举行。该校迎来了教科研中心的乔伟老师,以及其带领的几十名迎泽区科学中心组的教师们。此次活动由太原市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主办,青年路小学承办。
此次建设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教研活动以“探秘绿植角——昆虫的秘密”为主题,涵盖课例展示、大单元介绍、实践交流分享等几个环节,旨在聚焦课程建设、提质课堂教学、发展核心素养,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充盈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教研工作者参与,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优质平台。
活动中,太原市迎泽区松侨小学赵伟钰老师,带来了展示课《庞大的家族》。赵老师让学生了解到昆虫是种类多、数量多的动物群体,接着让学生明确昆虫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以认识昆虫的共同特征为主线,设计安排了“观察、做模型、描述” 三个层次的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最后,赵老师向学生举例介绍人们受昆虫启迪而做的一些发明创造,该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青年路小学教师牛晨昕,带来了第二节展示课《养昆虫》,孩子们通过前期亲自照料蚕、观察记录蚕的变化,已经见证了蚕的完整生命周期。这节课牛老师以“评选蚕宝星级饲养官”活动开展,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们拿到属于自己的星级,这也是该学校教学理念“作业先行 评价护航 项目助力 落实双减 夯实思政”的实际落地。在整个过程中,牛老师着重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基准,以养蚕活动为载体,将养殖的方法作为重点内容,致力于通过本节课养蚕的学习,让学生对养其他昆虫产生兴趣,并将所学的养殖知识应用于养更多昆虫。活动最后,牛老师向学生科普了蚕对人类的贡献,从制成的丝绸制品,到蚕无私奉献、坚韧执著的精神,再到丝绸之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等,学生认识到生命如此短暂的蚕做了如此多的贡献,自己日后也要发挥更多才能,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随后,青年路小学华润校区高笑老师进行了大单元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围绕昆虫主题构建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高老师从学情分析、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整合,到评价体系的选择等逐次介绍。高老师表示本单元是学生深入探索动物世界的重要环节,它承接低年级对常见动物的简单认知,为后续学习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知识筑牢根基,助力学生构建起从个体生物到复杂生态的知识体系框架,本次分享体现了“我学习、我思考、我动手、我实践、我展现成果”的特色,让在座老师们对本单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青年路小学万科校区高冬颖老师,在实践交流分享环节同样精彩纷呈。高老师分享了在开展昆虫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宝贵经验,如组织昆虫标本制作、昆虫观察日记评比、蚕桑文化主题昆虫摄影展、AR虚拟实验等,涵盖家、校、社联动,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方式构建评价体系,落实核心素养。高老师表示,在日后的规划中会进一步进行课程的升级、评价体系升级以及完成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活动最后,乔伟老师针对以上活动内容,进行了教育教研总结与分析。乔老师强调,课堂教学要盯住课题,抓住主线要有效提问,学习提问要求,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究欲、好奇心,成果展示时要尽可能丰富、形式多样,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创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此次“探秘绿植角——昆虫的秘密”教育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联盟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日后,青年路小学会不断加大科学教育资源投入,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动科学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科学人才不懈奋斗。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牛晨昕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