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晋中市小学语文第二十一次展示研讨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赏山河美景 寻言语密码”为主题,聚焦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读写结合教学。祁县东观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全程线上参与观摩,共同学习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此此活动聚焦学习任务群,深入探讨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旨在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筑牢基础,助力东小语文教师在教育变革中探索进步,抓住成长契机。活动由单元整体说明、课例展示两部分组成。
晋中市小学语文教师们云端共研,展现了太谷区名师工作室团队、太谷区北城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和深耕课改的智慧结晶 指导教师要季萍、孙培华带领团队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朱芸、赵雁、常淑云、樊红卫四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例,凝聚着教研团队老师们对"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深度思考。一节节课例犹如教学明灯,为一线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和实践范例,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太谷北城小学朱芸老师《赏山河之美,寻言语密码》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逻辑清晰,从单元整体解读、单元目标设定、单元整体架构、课时活动设计等方面为东观小学教师后续整合教材提供了新思路。
赵雁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结合课,以"印象—走进—代言"为教学主线,先激活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初步认知,再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感受其富饶特色,最终以"小导游"身份创意表达,实现从阅读理解到个性表达的升华。课程巧妙融合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既掌握"总分总"写法,又深化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
常淑云老师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读写结合课,以"发现四季特点"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文本,感悟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通过"代言小兴安岭"的创意活动,将阅读感悟转化为个性表达,并巧妙延伸至"代言家乡四季",实现从文本到生活的迁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樊红卫老师的《这儿真美》习作指导课,以"发现美—表达美—完善美"为主线,通过互动交流唤醒审美体验,借助例文赏析提炼写作方法,结合新词运用丰富语言表达。在互助修改中提升习作质量,依托多元评价实现以评促写,最终引导学生用文字代言身边美景,层层递进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热烈交流,围绕教学难点与任务策略展开探讨,大家认真记录,收获满满。语文组将计划结合本校学情,借鉴“初识关键语句”“强化关键语句”等教学方法,设计系列读写结合微课程,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此次线上研讨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教师的单元解读和三节课例紧扣新课标要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性。尤其是读写结合的多样化策略,为该校优化单元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
以山河为媒,以言语为桥,晋中市小学语文团队展示了读写融合的无限可能。祁县东观小学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深耕课堂创新,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跨越,让学生在文字与自然的对话中,感受语言之美,绽放思维之花。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鹿永梅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