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使学校教研工作“实、深、远、稳”。太原市小店区实验小学本周继续开展以“思政引领 ,尊重学生发展 ,探索共生课堂”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课堂,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是思维碰撞的舞台,更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新一周的语文教研活动在“共生”理念的引领下,极力打造一节节生动、高效的好课。
王瑞芳老师的课堂有深度:王老师从单元整体入手,挖掘知识内涵,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她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核心和精髓。整堂课老师深入剖析知识点,带领学生挖掘其内在联系和深层含义。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李春晖老师的课堂有参与度:李老师精心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热情,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参与度。李老师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引人入胜的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其间,收获其中。
马晓英老师的课充分彰显了课堂的温度:营造温馨氛围,传递关爱与尊重,课堂还需要有温度。马老师的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情感和温暖。为了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她通过鼓励、表扬、关心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并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见等方式,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同时,马老师的课堂还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活动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一周的教研,同组教师精心设计和打磨每一个环节,推敲每一节课,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全面、多元、高效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更加恰到好处的彰显了教研的意义!
数学组李喜兰老师、岳尚祯老师、胡蓓丽老师做课。李喜兰老师以任务激能,引导孩子们经历观察、发现、验证、归纳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了“和”的奇偶性规律,增强了推理意识,发展了数学思维。岳尚祯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面积”,以游戏激趣,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面有大有小,引出面积的定义;在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中,从观察到比较,再到度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下一步学习度量单位奠定了基础。胡蓓丽老师以情境激智,从说出你知道的各种“角”,引出数学中的角,带领孩子们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摸角、画角、找角等不同的活动,认识了数学中的“角”。
英语组陈爱文老师带来了一节学科融合的研讨课,陈老师以5BUnit 10 Talk about great inventions 为话题,带领孩子们了解从古至今的伟大发明,激发其发现生活中问题的兴趣。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针对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一个个解决办法,尝试表达想要发明的物品及其制作思路!整堂课,陈老师以“尊重为基,激活为翼”,很好的践行了我校“共生”课堂的新理念。
科学组张晓俊老师和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研究了《声音的传播》一课。张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究了声音在水、空气、固体中的传播实验,学生在猜想、实验中,归纳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而真空中不能传播的性质。整堂课孩子们都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沉浸于科学探究中。
音乐组的刘倩倩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风景如画》中的《西风的话》一课。刘老师立足“尊重·激活”型共生课堂,以音乐核心素养当中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理念,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融入演唱、演奏、听赏、探索、创编等任务,形成唱、演、创、赏、评于一体的学习体系,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音乐课。
课后组内教师对本节课的所感所想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亮点给予肯定,同时也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美术组张诗伟老师展示了《彩墨游戏》一课。课堂以游戏为载体,将传统水墨技法转化为生动体验,既传承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又贴合儿童认知特点。张老师提供六个小游戏,师生共同探究用毛笔蘸墨、水、颜料,在宣纸上随意的画出深浅不一的墨色,观察墨色扩散、渗透的效果,总结“水多则淡,墨多则浓”的规律。展示吴冠中画家的抽象水墨作品,师生共同思考“点线面”的节奏感,共同分享“像与不像”的艺术辩证观。共同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彩墨作品。创新的课程框架凸显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共生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技法习得、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是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平台。因此,该校以教研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改革,让“共生课堂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地课堂、惠及学生,助力每一位教师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行稳致远。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