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掠过校园檐角,将教研的春讯缀满海棠树的枝头。这个春天,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师们以笔墨作犁铧,深耕教育沃土,坚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在学生发展的蓝图上,写下了一串串拔节生长的教研密码。
为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好新教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的减负提质,打造高效课堂,近日,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新课标理念下的优质课教学大赛”教学研讨活动。
课例展示
“诗者,志之所之也。”自古以来,诗便是表达情感,寄托志向的最佳载体。同样以诗意的眼光去审视语文教学,去发现其中的美,去感悟其中的真。
于是,程俊霞老师在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除了注重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还注重了诗歌的朗读教学。对于诗歌朗读,追求正确、通顺、有节奏和韵味。正确和流利,不必说,有节奏和韵味方面,她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出古诗的停顿,接着让学生诵读古诗。后来,程俊霞老师大胆范读引读,采用了男女生分句读等,最后还设计了看图吟诵古诗,总之朗读教学特色鲜明。二年级的孩子年纪小,采用各种读,给出理解的支架。既体会了古诗的意境,也练习了朗读感受能力。对古诗的范读,既为学生树立了读诗的榜样,还起到示范作用,把古诗的韵味儿诵读出来,才是学古诗的境界所在。通过一段诵读视频,程俊霞老师给予学生一种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学生随着视频中的节奏或抑扬顿挫,或击掌为节拍,读出了诗句的意韵生动、凝练含蓄,更读出了诗句的独特韵味儿。也践行了程俊霞老师告诉学生的“诵韵味儿”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姚晓慧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5B Unit11 Chinese Festivals,她创设了外国朋友Peter和Joe参观 Chinese Culture Museum 的主题情境,整节课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在情境中以时间为脉络,从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到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以核心问题“What do people do…?”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其深层内涵,挖掘此单元及课时主题意义。整节课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春节时间、饮食和相关活动的词句;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Peter 把参观博物馆所了解的有关中国春节的各种文化习俗通过write a card的方式告知他的朋友,实现了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并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奠定了基础;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以春节为契机,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并对比与西方圣诞节的异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春节这一主题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载体,更是文化认同与传承。此节课多学科融合,文化意识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建立了文化自信,同时培养了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最终目标是让年轻一代在全球化语境中既"根植传统",又“拥抱世界"。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优质课教学大赛中,杨乐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以“校园美育节民间艺术讲解员招募”为情境主线,通过“知道、体验、传承”三大板块,带领学生走进山西民间艺术的瑰丽世界。课堂将地理认知、技艺体验、思辨探究深度融合,在传承中践行“守正创新”的文化使命。
这堂充满文化温度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一次民间艺术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关于文化根脉的精神对话——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更是让民间艺术“活”在当下、传向未来的使命担当。
原慧芳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通过创设迎五一为公园设计花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解决两个不规则花坛的面积时,体会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的方法,从策略的角度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思考更多的方法”这一环节,给足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中思维产生碰撞,产生深度思考。在汇报的环节,孩子们的方法才能更丰富,交流起来更有价值。在数格子和转化两种方法的对比中,优化出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更简单,体会到“确定转化的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当学生通过“等积转化”掌握了转化的核心思想后,解决“等长转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通过学生“回忆之前学习哪些知识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总结对比出:当他们遇到复杂,陌生,抽象未知的知识时,可以运用转化的策略转化为简单,熟悉,具体已知的知识去解决。
李演彤老师执教的《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稿,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这篇课文距离学生年代较远,写于1944年。李老师执教时依托六年级上册已学过的演讲稿的特点,结合此单元语文要素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借助“影视资料、文史资料、时事资料 ”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深入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时,初步了解议论文论证的几种方法并能尝试运用资料进行简单的表达。在体会关联词的作用时,李老师巧妙的运用环形图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堂课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李爱莲主任及各位教学督察总结指出,此次教研活动“有深度、有温度、有实效”,并寄语全体参赛教师:深耕文本,挖掘教学的本质内涵;以生为本,设计具有思维梯度的学习活动;能力提升,学无止境,教师们不应停止学习的步伐。
教育征途,未有穷期。那些在四月埋下的教研火种,终将在时光淬炼中燃成璀璨星火。愿每一位教师怀揣这份春日的热忱,继续以匠心雕琢课堂,用智慧浇灌成长。前方,是更辽阔的星辰大海,而他们始终相信:每一次躬身耕耘,都在为教育理想的参天巨木注入年轮;每一程携手奔赴,都在为孩子们的未来拓印出更温暖的光亮。四月已至,步履不停——学校共执教育的火炬,照亮下一个山高水长!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程俊霞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