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双减”政策,积极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大单元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近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精心策划举办了“锚定课标,铸魂育人,创享课堂”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六年级数学牛瑾瑄老师精心准备,扎实教学,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教学活动。
课前,六年级数学组教师在教务处的统筹安排下,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各位教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相互交流,在教研活动中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在 “双减” 政策背景下,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经过深入研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生活经验,最终选定 《反比例的意义》 作为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重点研讨了如何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设计,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大家共同设计出了一套详尽而周密的教学方案。
在听课和磨课环节,教师们从教学环节的连贯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设计的逻辑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对于如何高效地凝练课堂内容、针对性地提升学习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跨学科融合与大单元教学改革,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集体研讨,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也汲取了彼此的宝贵经验,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
在实际教学中,牛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我们如何选择出行方式去晋阳湖公园游玩?” 作为课堂引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在计算不同出行方式所需时间的过程中,深刻感受了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牛老师的悉心引导下,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探究所学知识,深入理解了反比例的意义。
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又进行了集体评课。牛瑾瑄教师针对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反思,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方法。组里教师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为牛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此次活动基于真实的教学案例和教育实践问题,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得以全面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到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研讨,教师们获得了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借鉴了同行的丰富经验,从而加快了自身成长的步伐,使得自己能够更加从容、更加专业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韩婷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