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又出血了!”夜晚,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的急诊室里,26岁的蔡女士脸色惨白,身下的垫子已被鲜血浸透。孕28+周的她因“中央型前置胎盘”,已经是第四次入院治疗了。这次情况较前三次更为严重,阴道内可见大量出血伴凝血块,入院给予对症治疗后血止。此后三周,患者一直住院接受保胎治疗,4月20日上午8:50,患者突然感觉身下一股热流涌出,几分钟内出血量达到600ml,虽适逢周末,但产科团队立刻施救,从情况上报、术前准备到手术开始、孩子出生,共用了28分钟,这场惊心动魄的手术,揭开了蔡女士长达220天保胎路上鲜为人知的艰辛与坚守。
蔡女士的保胎之路,每一天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
孕27+周因“胎儿心率不齐”急诊入院,这是她第三次入院,对症治疗促胎肺成熟。后胎心恢复正常,胎儿心脏彩超未见明显结构异常。
之后的一次产检被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向前反折完全覆盖宫颈口至子宫前壁下段。这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宫缩或轻微活动引发致命性出血。确诊的那一刻,患者的生活彻底改变。在面对药物副反应的同时,她必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诱发再次出血。虽然艰难,但这一切都值得。
4月20日早上8:50,孕妇无诱因持续阴道流血,色鲜红,伴凝血块,量约600ml。产科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开通静脉通路,监测胎心情况,同时启动“红色预警”。产科主任张眉花立即组织手术,麻醉科、输血科、新生儿科全员到位,行紧急剖宫产,娩出一体重仅1.48kg的早产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Apgar评分5分钟10分。新生儿科团队立即将早产儿转入NICU。
术中发现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胎盘向前反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医生为患者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进行止血。
“这不是一台手术,而是一场战争。”医生回忆,“我们同时对抗着大出血、早产、中央型前置胎盘三重绝境。”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拉锯战,记录着医学的极限、母爱的坚韧,以及一个家庭在绝望边缘的绝地逢生。
这场抢救的成功,得益于现代产科危急重症救治体系的精准运作:“医学的进步,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个个家庭在绝境中咬牙坚持的故事。”或许这就是现代产科的真正意义——以科学为盾,以人性为灯,在生死边缘,为生命守住最后一道光。
蔡女士的故事不是孤例。据统计,我国高危孕产妇抢救成功率已超97%。这背后,是无数家庭在绝境中的不放弃,更是现代医学对生命极限的一次次挑战。正如产科常说的那句话:“我们托住的,是一个世界的重量。”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