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太原市迎泽区校尉营小学于春意盎然的4月启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以中华经典诗词为纽带,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诗画互鉴”的美育新范式与“文理共生”的探究新路径,为不同学段学生搭建起多维成长平台。
1-4年级学生化身“诗词小画家”,通过“解诗情—析画意—创佳作”三阶研习,将《小池》《山行》等课本诗词转化为意境悠远的画卷。稚嫩的笔触下,“接天莲叶”的盛夏光景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盛景交相辉映,300余幅作品在班级外墙连廊打造的“流动文学艺术馆”中展出,引得师生驻足品评。三年级的同学举着自创的《望庐山瀑布》水彩画说:“画云海时终于懂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想象。”
5-6年级开启“诗词实验室”深度研学,科学教师与语文教师协同备课,从《春江花月夜》中提炼月相观测项目,在《悯农》里发掘古代农学智慧。学生们历时三周,通过节气物候观测、农谚实证分析、月相模拟实验,完成27份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学科双师协同制”,老师家长们感慨:“孩子们在调色时自发讨论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色彩逻辑,这种深度学习远超预期。古诗不再停留于背诵,而是成为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
校尉营小学郭秋月校长在活动月中表示,这种“以美启智、以文载道、以理明真”的融合育人模式将持续深化,让传统文化在跨学科实践中焕发时代生机。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郑婷华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