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像揉碎的星子洒在青砖地上,几位银发老人正围坐在紫藤花架下,他们布满沟壑的手捧着泛黄的相册,笑声惊起了栖息在檐角的雀儿。在这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如同星辰般点亮前行的道路。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携手山西文旅孟母养生健康城,以一场名为“AI赋能志愿服务——银发时光机”的创新实践,编织了一幅跨越代际、融合科技与情感的动人画卷。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革新,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让“老有所忆,幼有所承”的文明之光,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以爱为引,共赴时光之约
在揭牌仪式的温馨氛围中,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院长张晶晶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学院在康养产业中的创新蓝图,而“银发时光机”项目,正是这一蓝图中的璀璨明珠。AI影像修复技术,如同一位神奇的时光画师,不仅让老照片重获新生,更以动态叙事的方式,激活了那些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人文温度。
学工副院长闫帅将志愿服务比作一堂生动的“双向成长课”,在这里,青年学子从老照片中读懂了生命的坚韧与岁月的沉淀,而银发长者的智慧与经验,则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青年们的心田。项目指导老师王雅欣的现场演示,更是将这份神奇与感动推向了高潮,模糊的照片在她的指尖下,化作了可触摸、可感知的时光标本,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光影重逢,唤醒时光记忆
仪式落幕,但温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老人们围坐一起,观看团队精心制作的纪录片,那些泛黄的家庭合照,在AI的魔法下,重新焕发出了清晰与光彩。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岁月沉淀的温情,在修复后的影像中缓缓流淌,仿佛时光倒流,让人忘却了年龄的界限。
而在传统手工艺体验区,志愿者与老人们并肩而坐,共同制作“艾草经络锤”。艾草的清香与阳光交织,每一锤都敲打着岁月的痕迹,也敲打着彼此的心扉。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这份陪伴最真挚的回应,皱纹里藏着的,是被倾听、被理解的满足与幸福。
科技赋能,绘就文明新图景
当青年学子用算法解码岁月的褶皱,当银发长者以手艺传授生活的智慧,这场跨越代际的“双向奔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次对“老有所忆,幼有所承”文明理念的深刻诠释。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山西高校正以实际行动,探索着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养老新路径。“银发时光机”项目,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科技的温度渗透进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它告诉大家,真正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心灵的触碰;真正的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共鸣与生命的启迪。
在这场时光的旅行中,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更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携手前行,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响中,共同绘制一幅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社会图景。或许在这个图景里,科技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亲密;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年轻一代在科技的滋养下,更加热爱和珍惜历史文化遗产。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董文玉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