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中,马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前段时间赴武汉参加区教体局组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暨教师数字素养及信息化教研能力提升”培训的收获与感悟。
马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的是题为《AI教育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深度赋能教学场景化实操》的讲座。讲座为大家解析了文本生成、图像创作等核心技术优势,推荐了多款教育场景应用工具,并展示了智能技术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通过展示AI赋能语文诗歌课堂,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在AI的帮助下,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示范更生动,孩子们的思维和审美也在悄然成长。
接着,马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吸引她的不仅是其致力于“办一所有思想力量的学校”,这里的学校智慧化建设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智慧校园数据驾驶舱”能够集成学校教学、管理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为教师、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真正响应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政策导向。信息技术课《AI脸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解密人脸关键点检测技术,掌握AI模块,构建算法,编程制作“AI脸谱”视频互动特效,将传统文化与AI技术创新融合,一起弘扬国粹,让京剧焕新。
全国中学排名第一的华师大一附中始终坚持“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同样令大家感慨不已。学校的“540”方案更是培养了学生超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历史、语文、数学三个教研组学科建设分享,让大家感受到了他们高效的教研活动,向外展示加上内部探索相结合达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
通过此次二次培训,老师们感受到了武汉中小学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展现出的先进性与优质性。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大家也将共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奔赴提质新赛道。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马琳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