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营造浓厚书香氛围,延续第29届世界读书日的阅读热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4月25日,太原市迎泽区山水城小学举办了“山水书香,点亮童年”主题读书活动。评论家、作家杜学文,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陈彦玲,湖南省作协会员邢超三位老师,以及山水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斌携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莅临现场,与师生们分享阅读感悟、交流知识见解,携手为校园注入书香活力。
读书活动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同学们整齐而专注地齐声共读陈彦玲老师的文章。轻柔的旋律与琅琅书声交织,文字的温度顺着童声诵读流淌开来,大家沉浸在优美的词句里,感受着文学带来的宁静与力量,为整场活动渲染出浓郁的书香氛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校长史超上台致辞,正式为本次读书活动拉开序幕。她的话语真挚而有力,如明灯般照亮阅读之路,不仅饱含对师生们在书香中汲取智慧、茁壮成长的殷切期望,更激励着大家以书为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扬帆远航,引领着全体师生坚定地踏上阅读的征程。
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作家代表杜学文、陈彦玲、邢超以及山水城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斌依次走到学生代表面前,将一本本承载着智慧与希望的书籍郑重递出。孩子们双手接过赠书,敬上标准的队礼,眼中闪烁着欣喜与感动。这传递的不仅是一本本书籍,更是作家们和社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与期许,希望他们能在阅读中拓宽视野、滋养心灵,从文字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在陈彦玲老师主持的读书沙龙环节中,三位嘉宾与4位小读者围绕“爱上阅读,学会写作”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活动中,杜学文老师深情回忆起自己的小学学习环境,质朴的讲述让大家感受到他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从年少时便已扎根。邢超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别样的工作经历——作为高铁乘警,她利用列车上的闲暇时光记录文字,在忙碌与奔波中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这份坚持令在场师生赞叹不已。
此外,杜学文老师还从历史文化角度,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中国”二字的来源。他以山西临汾陶寺遗址为切入点,讲述炎帝发现种子、探索宇宙自然变化的故事,展现了古老的仓储文化;到了尧的时期,人们开始探索何时播种庄稼,陶寺观测天象之处,更是见证了人与天的对话。杜老师强调,那些能够与天对话的人,都是善于观察总结、知识渊博且品行端正诚信的人,他们对大自然和生产活动都怀有深深的敬畏。“最早的‘中国’就在山西陶寺,那里的人们掌握了播种的自然规律,也传承着诚实正直的品格。”杜老师的讲述,让同学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
邢超老师还分享了许多自己在生活中阅读和写作的小故事。他着重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并传授了培养专注力的小技巧,鼓励同学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不断努力,追求梦想。“生命是一场体验,我们要学会接受人生的每一个境遇,在每一个阶段都做好自己。”邢老师激励大家,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要放弃读书,因为读书是追逐梦想的最佳途径,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遇见。
这场书香四溢的阅读盛会,不仅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文化活力,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他们心中埋下文学的种子。活动中,作家们的真诚分享、师生间的思想碰撞,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帮助他们打开视野,触摸更广阔的世界。相信在未来,山水城小学的学子们将以书籍为舟,以文字为桨,在阅读与探索中不断成长,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拥抱无限可能的人生。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靳亚男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