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单词抢答赛变身“词汇擂台”,当身体部位教学化作“肢体探秘营”,当一年级萌娃在全息投影中与“数字熊猫”击掌学英语——近日,古县城镇第三小学英语教研组以一场打破常规的“教学创意马拉松”,为县域基础教育注入了一剂强效“思维催化剂”。这场持续两周的教研盛宴,通过五节风格迥异的课例,为小学英语课堂构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创新的“跨次元桥梁”。
破界·重构:教研基因的“创新实验”
本次教研创新采用“同课异构”模式,五位教师展开“教学基因重组”。教研组长成林风在启动仪式上强调:教研旨在通过课堂观摩、交流研讨和经验分享,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助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打造更具活力与实效的英语课堂。
段旭娜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Moudle5 Unit1 It’s big and light》时,以欢快的 chant 开场,带领学生徜徉在形容词的缤纷世界。童趣盎然的动画、色彩绚丽的单词卡片,让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单词抢答”“情景对话” 等趣味活动,更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扎根。
韩慧卿老师的三年级下册《Unit2第三课时 The best body part》课堂,是一场充满创意的语言冒险。她巧妙融合情境教学、游戏教学与任务驱动等多元方法,为学生搭建起轻松愉悦的学习舞台。小组合作展示环节堪称亮点,孩子们自信脱稿,流利地进行角色扮演,将身体部位知识演绎得活灵活现,深刻领悟其主题意义。
赵俊琴老师同样执教三年级下册《Unit2第三课时 The best body part》,却另辟蹊径,以小组竞赛贯穿课堂。以身体部位命名的小组展开激烈角逐,色彩斑斓的单词卡片、精心设计的板书和形象生动的头饰,让学生深度沉浸在英语学习情境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无缝对接。
刘丽丽老师的一年级《Unit1 Hello!》课堂宛如一场欢乐的英语派对。欢快的歌曲与舞蹈瞬间点燃课堂气氛,丰富的表情、灵动的肢体语言和童趣满满的话语,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她敏锐捕捉课堂动态,精准把控教学节奏,成功为低年级学生打开英语学习的奇妙大门。
成林风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Moudle5 Unit1 It’s big and light》,则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他紧扣教学目标,对重难点抽丝剥茧、反复锤炼;分层教学任务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共振·裂变:教研现场的“思维核爆”
评课议课环节成为思维碰撞的 “风暴中心”。教师们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方法运用、环节设计、学生参与度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毫不吝啬地分享教学亮点,同时也坦诚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增加小组合作机会、加强对学困生的个性化指导等提议,如明灯般照亮教学改进方向,为课堂优化提供新思路。
进化·远征:教研生态的“次元突破”
活动尾声,成林风老师对本次教研进行全面总结,为这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画上圆满句点。对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认真梳理并提炼大家的宝贵建议。
此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跑线——在这条路上,他们将以思维碰撞为燃料,用教研智慧作引擎,驾驶着创新课堂的航船,穿越知识的海洋,驶向英语教育的星辰大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播撒的每一粒教学创新的种子,都将在校园里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让古县城镇第三小学的英语教学闪耀出独一无二的光芒。
(网易山西 郗艳 贾婷茹 通讯员 韩慧卿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