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有一座城市以绿色为笔,以汗水为墨,正描绘着一幅生态文明的壮美画卷。这座城市,就是大同。近年来,大同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三北”工程为笔,以科学治沙、科学造林为墨,在广袤的黄土地上仿佛一位勤劳的织女,用心编织着属于大同的绿色梦想。
绿潮涌动,大同绘就生态新蓝图
大同,这座位于毛乌素沙地东部的城市,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仅为4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并没有让大同人民退缩,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坚定的绿色发展决心。在国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布局中,大同市被纳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的攻坚区,肩负着为京津地区保水源、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安全的重任。
近年来,大同市以“三北”工程为抓手,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从高原风沙源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到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林屏障的建设,再到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大同市一项项生态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如同一股股绿色的浪潮,涌动在黄土地上,为这座城市绘就了一幅生态新蓝图。
科学治沙,绿色画卷在大同铺展
在科学治沙、科学造林的道路上,大同市从未停歇。他们依据科学治沙的理念,创新造林模式,优选沙棘、波斯菊、臭椿、白榆、油松、樟子松等树种,应用到实际造林绿化中。这些树种不仅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春风的吹拂下,它们茁壮成长,为大同市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
同时,大同市还加强科技支撑,推广运用了径流林业整地、容器育苗造林、地膜覆盖等技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这些科技的运用,如同为绿色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大同市的生态建设更加科学、高效。
全民参与,共筑绿色大同梦
在大同市的生态建设中,全民参与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市四套班子领导到广大干部群众,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为这座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挥汗如雨,却乐此不疲,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棵树的种植,都是对绿色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此外,大同市还加强政策制度保障,以林长制为抓手,推行市级林长制考核常态化模式。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大同市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
如今的大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仿佛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黄土高原上。这抹绿色,是大同人民用汗水浇灌、用心血铸就的,它见证了大同从生态脆弱区向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华丽转身。展望未来,大同将继续以绿色为引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让绿色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那就期待,大同在绿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素材来源:大同日报)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董文玉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