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科学避险方法,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在4月28日组织开展了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旨在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
学校提前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班疏散路线、责任教师分工及安全集合点。 班主任在演练前做好预设教育:地震来不要慌,弯腰抱头躲桌旁。警报停快疏散,猫腰捂头莫迟缓。下楼梯靠右行,不推不挤脚步轻。到操场速集合,听从指挥别乱跑。
演练中全校师生临危不乱,有序撤离。警报响起后,学生迅速抱头、蜷缩身体,躲到课桌下或墙角,用书包保护头部。每一次弯腰抱头的瞬间,每一次按路线奔跑的脚步,都不是演练,而是在为生命 “彩排”!因为危险从不会提前通知,只有把每一次演练当作生死时速,让规范动作成为肌肉记忆,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为自己、为身边的人,抢出生的希望!
演练结束后,分管安全的刘锦华副校长肯定了演练成效,强调“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并讲解震后自救原则。 希望大家以桑枣中学为榜样,把认真,变成每一次演练的标准;把专注,熔铸成守护生命的盾牌!因为多一份严谨,生命就多一重保障!
此次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心理素质,缩短了疏散时间,提高了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未来,该校将继续优化演练机制,推动防灾减灾教育制度化,确保每位师生在灾害面前能够冷静应对。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查少卿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