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晋祠胜境,在古建彩塑间触摸文化脉搏
太原西南一隅,藏着静谧古老的晋祠,古木参天、殿宇巍峨,一砖一瓦诉说千年故事。从西周封唐到盛唐遗风,从宋元木构到明清彩塑,这里有着比教科书更鲜活的华夏基因。花月正春风,太原市万柏林区西苑幼儿园教师走进晋祠胜境,赏自然之美,观晋韵风华,在古建彩塑间触摸文化脉搏,触摸中国最骄傲的文明肌理。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坐落于青山脚下,红墙、青瓦、绿屋脊,分外耀眼,门口石狮子庄严,微风轻拂,是厚重与轻盈并存的和谐。作为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集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园林等多元艺术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历经几朝更替,整体格局基本完好,造型极其精细和宏伟,展示着山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假山石刻、参天古木、亭台楼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沿中轴线分布着唐园、飞龙阁、龙兴 晋阳 群雕,漫步其中,每一步都仿佛踏入精美的历史画卷,感受千年古建筑的庄重肃穆。亲手触摸古老的砖墙,认真聆听教师志愿者的讲解,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那些沉睡于时光中的人文历史场景,渐渐苏醒,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西幼人穿梭于三晋文化的历史长河,从斗拱交错的精密构造中读懂工匠精神,在碑刻铭文的千年墨迹中感悟文化传承,深刻感触建筑美学、生态哲学与中华历史厚重感的交融,将这些跨越时空的文明印记转化为滋养教育实践的源头活水。
表里山河,散落着先人灿若繁星的智慧,凝结着无数文明传续的印记。从三晋大地的文明沃土到学前教育的实践课堂,西苑幼儿园在行走中链接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文化,以文化传承者的姿态将中华文明的精神火炬传递给下一代,为幼儿学习赋予更深的内涵与更广的维度,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书写属于幼教人的文化答卷。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张鑫怡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