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山西省榆次一中的校园被一场盛大的 “三独” 比赛点燃,300余名学子在舞台上闪耀,用艺术诠释青春,让梦想照进现实。当暮色浸染博雅厅的穹顶,古筝的轮指与架子鼓的节奏在空气中交织,一群少年的身影在聚光灯下舞动、歌唱、演奏——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校园比赛,而是一场关于美育与德育的深度对话。
艺术与青春的邂逅:三独赛场亮点纷呈
柏拉图曾言:“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在独唱专场,初中少年用《你的答案》搭建起清澈的童声城堡,高中学子以《南山南》的浑厚声线勾勒出青春的苍茫轮廓,更令人惊叹的是音乐剧选段的演绎。这些少年用声音证明了:真正的艺术从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灵魂的共振。
现代舞创始人邓肯说:“舞蹈是身体能听见的音乐。”在舞蹈教室,傣族少女《拓枝舞芳华》的银饰化作流动的诗行,街舞少年以霹雳舞步丈量着青春的边界,芭蕾舞者足尖划出的优雅弧线里,藏着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如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曾说过:“他们不是在跳舞,是在用身体写美学论文。”
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器乐专场,古筝的《战台风》与小提琴的《新疆之春》同台竞技,架子鼓敲击出《鲁邦三世》的澎湃。其中民乐与西洋乐器的交相辉映,在五分钟的演奏里,经典被完美重现,创意改编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对音乐的创新探索,奏响了属于新时代青少年的强音。
这场持续三天的 “三独” 比赛,是榆次一中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艺术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 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校园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滋养下,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用艺术的力量书写更加绚丽的人生篇章。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助编 郑淑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