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双减”政策,积极推动整本书阅读和大单元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近日,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精心策划举办了“锚定课标,铸魂育人,创享课堂”优质课展示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四年级语文组全组教师集体探讨《巨人的花园》教学模式,经过研讨全组教师在基于单元分析的基础上,以“巧思悟形象,创编新故事”为主题统摄整个单元,以出版《新故事会》为核心驱动任务,先后设置了“走进童话、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新故事”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鉴赏作家是如何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塑造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模仿创作,塑造新故事里的人物特点和形象。全组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教学展示课。
在课程展示过程中,翟老师紧扣教材特点,将童话故事充满奇妙的想象、感受童话人物的真、善、美设定为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语句,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的变化描写,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例如,在分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那是巨人的花园”这句话时,教师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洋溢”一词的含义及其在句中的作用,进而领悟到巨人拆除围墙后的花园充满生机与欢乐,是因为孩子们的加入,自然而然引出“幸福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使教学重点得以扎实落实。同时,教师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明确了学习方向,为课堂教学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翟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将巨人的花园场景呈现在学生眼前。画面中,荒芜的花园与孩子们欢乐嬉戏的场景交替出现,鲜明对比瞬间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情景创设法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还为接下来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搭建了情感桥梁,让抽象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生动的画面,降低了理解难度。
在课后教研环节,四年级组的各位老师们从语文素养、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以及教学设计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商权副校长全程参与教研活动,并提出指导意见:推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新课标背景下推行课改的必然选择与核心路径,它是适应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是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高质量育人,基于核心素养,把握课标,分解课标,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确定大主题或大概念,在读懂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大单元目标、续写学业要求、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大任务开展大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继续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
教务处张志洁副主任就本节课综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提出可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组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发挥想象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进而从中受到感染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这样的集体研讨,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教学思路,同时也汲取了彼此的宝贵经验,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从而加快了自身成长的步伐,使得自己能够更加从容、更加专业地应对教育教学中地各种挑战。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沈薇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