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小店区“尊重·激活”的教学理念,落实大营盘小学“蓄能”课堂操作策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4月29日,太原市小店区大营盘小学在教导处主任胡晓英的组织下,开展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由五年级语文组邢谨老师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牧场之国》。邢老师创设“跟着文字去旅行:赏世界风光,品动静之美”为真实的任务情境,以大单元大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式学习方式,通过组织荷兰牧场旅游团进行了系列活动:1.跟着文字去旅行——编辑老师的朋友圈;2.书写独特感受——发布自己的朋友圈;3.课外拓展,打卡维也纳森林或彩色非洲——发布自己的朋友圈。系列活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项活动是李永悅老师以“跟着文字去旅行:赏世界风光,品动静之美”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解析,探索“尊重教材与学生本体,激活课堂与素养”的教学路径。
活动中,李永悅老师首先从“尊重教材本源”出发,解读单元整体架构。本单元以“世界各地”为主题,编排《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通过展现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元魅力,落实“审美创造”核心素养。从教材纵向脉络看,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是中年级“感受语言生动性”的进阶,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品鉴能力。
随后,团队结合学情调研数据,分析学生认知基础与提升点。前测显示,97%的学生能区分动静描写,但44%的学生对表达效果的表述不够清晰,且77%学生缺乏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基于此,教研团队明确教学重点:通过情境性项目化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表达效果,并补充文化背景资料,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维深度。
围绕素养导向,团队梳理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素养立意的单元教学目标,强调通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整合教学内容。以“世界文化遗产推介会”为核心任务,学生化身“威尼斯体验官”“荷兰牧场导游”“金字塔考察员”,通过“写旅行日记”“制作推介海报”“撰写解说词”等活动,在真实情境中体会动静描写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至“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中。
在教学规划上,围绕“三阶九步”“九策六维”的大营盘小学“蓄能”课堂操作策略,落实“素养本位,学生为本,学科实践”教学理念。
探究阶段:通过观看纪录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激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与想象;
互动阶段:以小组合作形式对比分析动静描写片段,结合“学习泡泡”和课后习题展开思辨;
成长阶段:整合口语交际与习作任务,引导学生从“理解美”走向“表达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李老师的分享宏观与微观结合,理念与实操同步,体现出对新课标精神的精准把握。
第三项活动是研讨环节,同组教师李海宏老师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教师们也各抒己见,围绕“如何通过‘尊重·激活’理念提升课堂参与度”展开热议。有教师提出,可利用“旅行手账”贯穿单元学习,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记录阅读感悟;也有教师建议,结合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设计“信息提取——整合——创意表达”任务链,培养学生的实用阅读能力。
第四项是活动总结,学科负责人胡晓英主任强调:“尊重”需体现在对教材体系的精准把握与学生差异的充分关注,“激活”则要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本次教研不仅为单元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更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者”转型,让课堂成为学生素养生长的“蓄能场”。未来,语文组将继续以“尊重·激活”为指引,落实“蓄能”课堂操作策略,将大单元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紧密联系,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文化之美的精神家园。
(网易山西 张敏 李丽 通讯员 渠传娟 张丽蓉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