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4月25日,太原五十六中高一年级师生赴平遥古城和尧城机场开展“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培根铸魂”主题教育活动,此次出行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一把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不仅使同学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他们书写科学报国志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晨光熹微,曙光洒落在出发的道路上,师生们整齐列队,有序上车,动身前往此次出行的第一个目的地。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朝,明朝建成,据传是刘伯温设计,民间称为“乌龟八卦城”,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在平遥古城,高一年级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登上古城墙、参观古建筑、聆听晋商故事,沉浸式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同学们认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先辈们的心血,体现着祖先的智慧。
在尧城机场,高一年级师生在基地教官的带领下参观了各种功能的飞机,聆听了专业讲解员耐心细致地讲解飞机的种类、用途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史。同学们一边专心听,一边认真地做着记录。他们近距离观察飞机的外观设计和构造,并且亲自登上飞机,和飞机亲密接触。通过了解航空知识,同学们不仅认识和对比了不同飞机及其用途,而且也激发了孩子们的航天梦和爱国主义热情。
该校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有机结合,传统文化润德,科学教育启智。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校园,不仅能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等文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交织开来,让学生铭记终身。该校将进一步拓展校外思政资源,形成一套 “有现场感的、能使学生有共鸣”的思政课体系,培育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校也将持续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助力学子在科技强国的时代浪潮中蓄力前行。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