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校开展教师趣味运动会,以独特的心理赋能视角,为教师们搭建了释放压力、凝聚团队的心灵驿站。
趣味竞技:压力在欢笑声中消融
在“趣味气球”比赛中,红色气球抛向空中的瞬间,老师们的目光随之起伏,欢呼声此起彼伏。当队伍斩获分数时,胜利的喜悦如涟漪般在教师群体中扩散,紧绷的神经在轻松氛围中逐渐舒展。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长期伏案工作的疲惫感在运动的酣畅中得到有效缓解,心理学中的“情绪宣泄理论”在此过程中得到生动实践——通过肢体运动与群体互动,将累积的心理压力转化为积极情绪能量。
同心鼓协作:团队共振中的心理联结
同心鼓项目成为本次活动的心理赋能焦点。老师们围绕“如何让球稳落鼓面”展开深度探讨,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期的默契配合,经历了“冲突—磨合—协同”的团队心理发展历程。拉绳时的相互提醒、节奏调整中的眼神交流,构建起信任与支持的心理纽带。根据社会凝聚力理论,这种共同目标导向的协作行为,不仅提升了教师间的人际亲密度,更强化了“学校共同体”的心理认同,使个体在团队中获得归属感与效能感。
心理建设:运动赋能职业心理健康
此次运动会不仅是体能的较量,更是一场专业的心理调适实践。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规律性身体活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有效改善情绪状态。教师们在竞赛中体验到的“心流”状态——全神贯注于当下任务、忘却日常压力的沉浸式感受,对缓解职业倦怠具有积极意义。
青年路小学通过教师趣味运动会这一创新形式,将体育精神与心理关怀深度融合,为教师群体提供了“身心同治”的健康管理方案。这种以活动为载体的心理建设模式,不仅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更彰显了学校对教育者心理健康的前瞻性关注——唯有教师拥有阳光心态,方能培育出心灵健全的时代新人。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