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筑牢劳动教育根基,培育学生劳动意识与实践能力,“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古县城镇第三小学开展了“劳动最光荣”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家庭、课堂、基地、荧幕多维场景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汗水中感悟劳动价值,在实践中锤炼劳动品格,活动成效显著。
劳动课堂上,以“整理与种植”为主题,开展双轨实践:
“整理魔法”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衣物叠放、书桌分区收纳技巧,校服平整如新,文具、水杯有序归位,“最美教室”成为劳动教育的鲜活注脚;
绿植守护计划中,学生分组播种多肉、养护绿萝,从翻土浇水到观察记录,学生见证生命成长,体悟劳动与耕耘的意义。
井井有条的书桌和蓬勃生长的绿植,成为课堂中最生动的“劳动教育教材”。
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探秘种子世界,乐享繁殖实践——劳动基地成长行”实践活动拉开帷幕。
认知篇:科学老师带领学生辨认丝瓜、葫芦、草莓等各类种子的形态结构,讲解“春种秋收”的农耕原理;
实践篇:学生分组翻整土地、播撒种子、除草防虫,记录发芽过程;
收获篇:学生在田里亲手使用镰刀,收割韭菜,真切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
踩过湿润的泥土,晒过灼热的骄阳,学生真切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劳动实践基地成为最鲜活的“田间课堂”。
假期里,学生化身“家务小达人”,积极参与蒸蛋炒饭、洗碗扫地、晾晒衣物、整理衣柜等家务。从“灶台小帮手”到“房间收纳师”,他们在擦桌拖地的琐碎中理解责任,在为家人烹饪简单菜肴的过程中体会温暖。家务劳动不仅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增强家庭责任感,更让劳动教育从学校延伸至家庭,让“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在家庭场景中生根发芽。
4月30日晚上,学校组织学生收看了由临汾市教育局和临汾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五一”特别节目——《劳动小达人:思政引领下的成长之路》,节目以“纪实镜头+沉浸式体验”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思政+劳动教育”如何点亮责任意识、滋养心理健康。这样的思政课堂,让“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根植于学生心田,推动劳动精神与家国情怀悄然融合。
此次系列活动,以“家庭实践筑基、课堂教学固本、基地体验强能、文化浸润铸魂”为路径,构建“知、情、意、行”合一的劳动教育体系。学生在具象化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培育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拓展实践路径,让劳动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亮丽底色,培育更多“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新时代好少年!
(网易山西 郗艳 贾婷茹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