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夏节气到来之际,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校的部分学生走进山西考古博物馆,参与“‘玉’见二十四节气之玉璋”立夏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的文化讲解与创意实践,孩子们在文物与节气的交织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活动伊始,讲解员老师以“玉”为媒,带领学生从五个维度解码立夏:“玉”见夏诗,品读古人笔下夏日的诗意与哲思;“玉”见夏时,解析立夏节气的天文历法与物候特征;“玉”见夏史,追溯节气习俗背后的历史渊源;“玉”见夏事,讲述传统立夏时节的民俗活动;“玉”见玉璋,聚焦古代玉器文化,解读玉璋作为礼器的特殊意义,让抽象的节气知识与具体的文物遗存相映成趣。
在实践环节,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用马克笔绘制出连绵的山峰图案,并亲手用剪刀剪出轮廓,将其固定在板材上。随后,大家为作品缠绕上星星点点的小灯,一盏盏“立夏山灯”在巧手中诞生。灯光亮起时,现场宛如夏夜星河,既呼应了节气主题,又展现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活动最后,学生们手持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为这场文化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活动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遗文化与考古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看文物、听故事、动手做”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立夏节气的认知,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建设路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社会资源,开展更多形式新颖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活起来、传下去。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陈晓莹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