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吻醒云冈石窟的千年佛龛,当夜幕点亮方特欢乐世界的机械星辰,五月的山西大同正上演一场“时空折叠”的奇幻大戏。这座被历史雕琢的古城,用一场“热度不减、活力迸发”的文旅盛宴,让游客在古建的褶皱里触摸北魏风华,在流光溢彩的舞台前与青春共舞。这个五一,大同文旅不按套路出牌——它让历史“活”了,让文化“潮”了,更让每个到访者成了这场千年对话的“入戏者”。
古建“破壁”,文化DNA会“说话”
云冈石窟前,一场名为“般若—郑勤砚作品展”的当代艺术展正悄然“出圈”。佛像的庄严与水墨的灵动在光影中交织,游客们举着手机记录,让游客在欣赏石窟雕刻艺术之余,亦能通过当代艺术作品感受文化内涵的诠释与传承。
更暖心的是,华严寺的“致敬城市梳妆人”公益行动,让环卫工人与千年古刹来了一场“亲密接触”。过专业讲解、定制环保帆布包及寺院文创礼品等,传递城市温度与社会正能量,这一刻,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高冷范儿”,而是化作一缕人间烟火,暖了人心,亮了古城。
山水画卷,自然之美醉人心扉
大同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游客们穿梭于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魏都水世界的“历久弥新 甜趣开园”系列活动,让人们在清凉的水世界中尽情嬉戏,忘却夏日的炎热;守口堡景区的“长城杏韵”15处网红打卡点,更是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一处风景都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小石子景区的灯光艺术节,则以光影为笔,绘制出一幅幅梦幻般的画卷,让游客在夜晚也能领略到大同的别样风情。在这里,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沉浸式演艺,文化体验再升级
这个“五一”,大同的沉浸式演艺成为了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永泰门广场上,《因为大同》迎宾盛典以实景融合戏剧、舞蹈及数字化技术,再现了北魏王朝的恢宏气象,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辉煌的历史。大同古城户部角的《如梦大同》全景沉浸式演出,更是首演即引爆观演热潮,让人们在梦幻般的场景中,感受到了大同的独特魅力。
代王府的《天下大同》实景演艺及“王府火焰秀”,经过优化升级后,在古建筑群中上演了一场场光影传奇,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非遗“逆袭”,老手艺成了“顶流国潮”
平城非遗集市、北魏非遗服装秀、云冈区“非遗艺术周”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大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平城非遗集市上,广灵剪纸的艺人用红纸剪出“大同蓝”,浑源凉粉的摊主吆喝着“北魏贡品”的故事;北魏非遗服装秀的T台上,模特身着云锦刺绣的汉服,头戴辽金风格的发簪,每一步都踩着历史的韵脚……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舌尖上的刀削面、指尖上的布老虎、眼睛里的光影秀。
夜经济璀璨,古城夜未央
当夜幕降临,大同的夜经济开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星动云中演唱会集结了张信哲等明星,掀起了一场音浪风暴;吾悦广场的露营音乐嘉年华,则用民谣与电音点燃了城市的夜经济。古城12处街区的花木兰、千年微笑、川剧喷火、国潮快闪等演艺活动,更是让千年文化在转角处与游客惊喜相遇,让古城的夜晚不再寂寞。
这个五一,大同文旅交出了一份“现象级”答卷:它没有复刻其他古城的“套路”,而是用“沉浸式”“科技感”“年轻态”重新定义了“文化旅游”。大同用这场文旅盛宴证明:当历史不再是沉重的包袱,当文化不再是高冷的展品,一座城市便能以最鲜活的姿态,拥抱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素材来源:大同日报)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董文玉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