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校智慧的 “源头活水” 奔涌进产业发展的 “创新沃土”,一场关于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在三晋大地悄然酝酿。4月29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姜俊兵率队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阳曲工业园区,与园区负责人展开深度对话,为校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携手绘制一幅 “产学研用创” 深度融合的壮丽画卷。
深入企业一线,探寻产业前沿“密码”
调研组首站来到泰山玻璃纤维(太原)有限公司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现场。踏入生产车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科技与智慧交织的奇妙世界。姜俊兵一行一边驻足观看,一边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智能化生产工艺的精妙之处、绿色化技术应用的前沿探索以及市场拓展的广阔前景。
随后,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赶赴厚生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项目现场。在这里,隔膜材料研发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校企联合攻关的无限可能也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调研组成员与企业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就隔膜材料的性能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等关键问题展开头脑风暴,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在山西大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国产激光器技术的突破让调研组眼前一亮。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终端设备分公司的拓展规划。这一系列成果和规划,让调研组对激光技术的产学研转化充满了期待,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激光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
座谈共谋发展,擘画校地合作“蓝图”
实地调研结束后,双方在阳曲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召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任效杰指出,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深化校地合作是破解技术瓶颈、激活创新动能的关键路径。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校地双方能够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起技术需求与科研供给的精准对接平台,让企业的技术难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学院的科研支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联合申报重大课题,集中优势力量攻关“卡脖子”技术,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标杆典范。
姜俊兵认真听取了任效杰的发言后,详细介绍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以及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此次调研是学院践行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使命的有力举措。学院将充分发挥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紧密对接园区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促进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他强调,学院将积极推动“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让学院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让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让科研成果与市场应用有效转化,为山西转型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西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注入强劲的“山工力量”!
携手展望未来,开启协同创新“新程”
座谈会后,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在技术转化、人才共育、项目孵化、协同发展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此次调研活动,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与阳曲工业园区,标志着双方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它不仅彰显了校地协同发展的广阔前景,更为双方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与阳曲工业园区将携手并肩,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共同书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为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协同发展的强音在三晋大地久久回荡!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