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重要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指导孩子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对于小班幼儿而言,穿衣服看似简单,却常常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近日,太原市育红幼儿园小三班开展了“穿衣小达人”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
当“穿衣服”变成“小挑战”
日常生活中,老师常常发现幼儿在穿衣服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幼儿面对衣服无从下手,将衣服穿反、穿错袖子;有的幼儿在穿衣过程中缺乏耐心,还没尝试就选择放弃,等待老师帮忙。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幼儿的生活自理,也不利于他们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基于此,教师以幼儿穿衣服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导向,开启了“穿衣小达人”项目式学习之旅。
驱动问题:“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穿好衣服,并让更多的小朋友学会这个本领?”
项目以“观察发现—方法建构—实践迁移”为主线,通过三阶问题链促深度学习,引导幼儿在多元体验中建构经验。
第一阶段:认知解构——解锁衣物的“身体密码”
驱动问题:衣服的 “前” 与 “后” 藏在哪里?
通过对话访谈,梳理幼儿穿衣困惑,他们不会穿衣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针对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衣服的基本结构。活动中孩子们对衣服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从中探索穿衣服的奥秘。
教师思考
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学会了从衣服的领口、拉链或纽扣、图案、帽子及标签等方面区分衣服的前后以及里外。
第二阶段:策略建构——多元支架助力能力进阶
驱动问题:衣服可以怎么穿?
分享环节帮助幼儿总结穿衣的不同方法,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难度适宜的方法进行实践。
同时,从绘本、儿歌中学习穿衣方法,并进行讨论分享,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一)趣味儿歌助力学习
为了让幼儿更轻松地记住穿衣步骤,教师结合穿衣动作创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通过儿歌的学习,原本复杂的穿衣步骤变得简单有趣,幼儿记忆深刻,穿衣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在午休起床或日常穿衣环节,教师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通过同伴互助,幼儿不仅提高了穿衣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感谢,让互助行为更加温暖和谐。
(三)区角练习强化技能
1.拉链、纽扣专项练习
在生活区,投放了布娃娃、各种外套、纽扣、拉链等游戏材料,小朋友们根据衣服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地练习。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克服穿衣过程中系扣子、拉拉链的难点,从而进一步促进相关生活经验的获得。
2.绘本阅读读一读
阅读区里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关于好习惯培养的绘本故事,教师选择了部分关于穿衣习惯的绘本故事与孩子共同学习。
(四)家园共育强化实践
为了将穿衣学习延伸到家庭,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幼儿园开展了“穿衣打卡”活动。通过家园共育的穿衣打卡活动,幼儿在家庭环境中不断巩固穿衣技能,养成了良好的自理习惯,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追随孩子的需要,让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中。通过穿衣、叠衣,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阶段:实践出疑——脱衣与穿衣如何形成“动作闭环”
驱动问题:如何脱好衣服?
在一日生活中,老师提醒幼儿正确脱外衣和外裤,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揪袖子、揪裤腿。经过一段时间的脱衣、穿衣练习,孩子们的穿衣技巧突飞猛进。
教师思考
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对于正确脱衣服、穿衣服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发现。将脱衣与穿衣结合,形成“穿脱—整理—收纳”的完整生活技能链,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一)制作穿衣说明书
为了把自己的穿衣好方法介绍给别的小朋友,老师将幼儿不同的穿衣方法进行拍照,小朋友们将图片进行装饰、排序、装订成册。
(二)录制穿衣小视频
小朋友们参与录制了穿衣方法的视频,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大家展示不同的穿衣方法。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我是穿衣小达人”比赛活动。
赛前幼儿亲手制作邀请函,通过对结婚邀请函、过生日邀请函的观察、对比、归纳,幼儿了解到邀请函上的具体内容。
看!小朋友们制作的邀请函!
制作好的邀请函由幼儿亲手送给幼儿园里的老师、小朋友,邀请他们来观看比赛,这一过程锻炼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我是穿衣小达人”比赛正式拉开帷幕。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幼儿们迅速拿起衣服,按照之前学习的方法认真地穿起来。他们神情专注,动作麻利,有的幼儿很快就穿好了衣服,并且整理得整整齐齐。
比赛过程中,观众们为参赛小朋友加油助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比赛,幼儿们将所学的穿衣技能进行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了穿衣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
生活即教育的深层价值
此次项目学习以“穿衣”为切入点,将教育融入生活场景,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经验”的理念。幼儿在真实问题中主动探索、合作分享,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更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发展了核心素养。这种以问题为驱动、以幼儿为主体的项目式学习模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习体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一件小衣服,承载着大成长。当幼儿学会用自己的双手穿好衣服,他们也在为未来的独立人生系好“第一粒扣子”。项目式学习的价值,正是让教育从“知识传授”走向“生命体验”,让每个孩子在实践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张舒 助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