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扶稳锄头,让我们用双手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2025 年 5 月 6 日下午,随着指令响起,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园内一片沸腾。平日里专注于书本的学生们化身 “新农人”,在专属 “自留地” 里挥锄翻土,一场以 “我们的自留地” 为主题的种植劳动春耕活动火热启幕,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班主任、生物老师及每班 5 名学生代表,共同开启这场打破传统课堂边界的劳动实践。
校长致辞:点亮劳动精神“启明星”
活动伊始,褚鹏校长登台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词。他率先对幕后筹备人员的辛勤付出表达了诚挚感谢,而后深入阐述了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褚校长提到,劳动精神犹如传承千年的文明密码,在当下被赋予了全新内涵。而此次种植实践,正是为学生们搭建的探索知识的独特平台,让他们能在泥土中触摸自然科学,每一次挑战、每一处挫折,都将化作成长路上的珍贵契机。他还强调,在植物生长的漫长过程中,学生们能深切体会到责任、坚持与合作的价值。最后,褚校长以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激励全体师生,鼓励学生们勇做探索者、守护者和破壁者,期待他们通过种植活动收获成长与未来,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教师发言:搭建劳动成长“彩虹桥”
劳动辅导教师代表陈忠义老师难掩激动,深感此次种植活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绝佳契机。他指出,种植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土壤肥力不均、病虫害防治等诸多难题,但教师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将全程为同学们提供专业帮助。陈老师对同学们寄予厚望,期望大家认真对待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用心感受劳动的酸甜苦辣,大胆发挥创造力,尝试新的种植方法。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同学们不仅能收获植物生长的成果,更能在知识、技能以及坚韧品质的培养上满载而归,一同在劳动中茁壮成长,见证生命的奇迹。
学生表态:奏响劳动奋进“交响曲”
学生代表站在台前,言辞恳切,表明将以新时代劳动精神为指引,在此次活动中努力成长。他们郑重做出三点承诺:其一,做脚踏实地的 “耕耘者”,认真对待种植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实际行动在劳动中创造价值、诠释责任;其二,做敢于创新的 “探索者”,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积极探索种植背后的科学奥秘,不惧失败,勇往直前;其三,做心怀敬畏的 “守护者”,精心认领植物,认真记录、分享养护心得,用心守护自然。最后,学生代表呼吁全体同学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在劳动实践中磨砺品格,收获成长。
颁发聘书:凝聚劳动教育“向心力”
仪式上,校领导为劳动辅导教师们郑重颁发聘书,其中包括班主任老师、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生物老师以及绿化指导老师。这份聘书不仅是对老师们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老师们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春耕动土:绘就劳动实践“新画卷”
随后,师生代表满怀期待地移步至 “我们的自留地”,正式开启春耕动土环节。各班分配到种子和幼苗,在劳动教育辅导教师的悉心讲解与指导下,学生代表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翻地、松土、移苗等农耕操作。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学生们分工明确,有的奋力挥动锄头翻土,有的小心翼翼地播种,还有的奔跑着提水浇水,大家边干边交流,齐心协力将劳动与乐趣完美融合。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劳动的满腔热情,劳动教育辅导老师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此次植物种植活动意义深远,在实践层面,学生们借此掌握了翻土、播种、浇水等农耕技能,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加深了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品德培养方面,劳作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配合,团队意识和责任感显著增强;同时,亲近自然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释放了身心,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这场种植劳动春耕活动,宛如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学生们的劳动教育之路,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借鉴,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