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朱永新曾这样强调阅读的力量。在第30个读书日来临之际,祁县第二小学用一场别开生面的“书香沁润童年阅读点亮心灯”主题活动,为这句话做了生动注解。当油墨书香与童真童趣相遇,当亲子陪伴与校园共读交织,一场关于成长的美好叙事正在悄然上演。
亲子共读:在书页间搭建“情感立交桥”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是成人的老师,他们用纯净的眼睛带我们重新认识世界。”祁县二小的亲子阅读日,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解。客厅的沙发、洒满阳光的窗台,甚至楼梯转角,都成了亲子共读的“秘密基地”。
这种沉浸式的共读体验,早已超越了阅读本身。当家长放下手机与孩子共捧一本书,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亲子关系在文字的浸润中悄然构建起双向成长的高速路。一位家长感慨:“原来不是我在教孩子读书,而是孩子在教我重新热爱生活。”正如心理学家所说:“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是父母用声音为孩子编织的安全网,是用故事为孩子搭建的情感桥梁。”
班级书宴:让思想在碰撞中裂变新生
如果说亲子阅读是温暖的情感纽带,那么班级分享则是一场思维的核聚变。在各班精心策划的阅读交流活动中,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化身为自信的“故事传播者”与“思想分享者”。
“故事分享会”上,小主播们用惟妙惟肖的讲述,将书籍中的温情世界带到同学们面前;“好书推荐”环节,孩子们变身“金牌导购”,用精美的手绘卡片和真挚的阅读感悟展示书籍的魅力;“阅读感悟交流”中,围坐一圈的孩子们各抒己见,从苦难哲学谈到教育理念,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升华。
正如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所言:“分享是最好的阅读催化剂。当孩子们学会在交流中倾听与表达,阅读便从个体的独享转化为集体的盛宴。”这种充满生命力的阅读生态,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从家庭书房到班级课堂,从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刻到校园分享的热烈场景,祁县第二小学的这场读书盛宴,正在悄然改变着教育的生态。它让阅读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机械堆砌,而是成为联结家庭与学校、沟通情感与思想的精神纽带;让书本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化作滋养心灵的春雨、照亮人生的灯塔。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共读中感受温暖,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分享中收获成长,有理由相信。这些在书香中浸润的童年,终将在未来绽放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
(网易晋中 黄晶 助编 郑淑颖 刘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