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桑叶展,巧手匠心仿生行。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以“劳动中学习,实践中成长”为主题,为四五年级学生精心设计了两项融合科学探索与劳动实践的主题活动——“探秘蚕宝宝的一生”与“巧手创意仿生模型”,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神奇与科技的魅力,为假期增添了一份充满意义的科学色彩。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一生不仅是自然生命的缩影,更是课堂知识的生动延伸。学校结合科学教材第三单元“生物的生命周期”内容,发起“探秘蚕宝宝的一生”实践活动。同学们将在家长协助下,通过喂养、观察、记录蚕从卵到幼虫、蛹直至破茧成蛾的全过程,深入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奥秘。
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每日用图文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测量体长、观察食量、描述行为,在持续一个多月的实践中培养科学观察力与责任感。学校将于期末收取记录册并纳入科学学科评价,鼓励学生用坚持与细致谱写属于他们的“生命观察日记”。
如何让纸蜻蜓像蜻蜓一样轻盈飞翔?怎样模仿壁虎脚掌制作攀爬机器人?另一项“探秘仿生世界”活动则将科学与劳动巧妙结合。基于科学第二单元“仿生学”知识,同学们需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蕴含生物原理的创意模型。
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奇思妙想:有的用硬卡纸与硬币制作“纸蜻蜓翅膀”,通过配重平衡模拟空气动力学;有的用毛毡布和小马达打造“壁虎攀爬机器人”,再现刚毛结构的吸附原理;还有的将纸箱改造为“龟壳书包”,用泡沫垫模仿龟壳的缓冲保护功能……每一件作品都是自然智慧与人类创新的碰撞,孩子们在裁剪、拼装、调试中不仅深化了对生物结构的理解,更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价值。
五一劳动节不仅是休息的假期,更是成长的契机。东岗小学通过两项科学主题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结,让科学探究扎根于劳动土壤。养蚕活动教会学生敬畏生命、感悟自然规律;仿生制作则激发创新思维,传递“劳动创造科技”的理念。
“孩子为观察蚕吐丝熬夜记录,虽然辛苦,却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没想到仿生学这么有趣!孩子自己查资料改进模型,像个小工程师!”家长们的反馈印证了活动的深远价值。这个假期,同学们以双手触摸科学,用劳动点亮智慧,真正践行了“做中学”的教育真谛。
未来,东岗小学将继续以跨学科实践为桥梁,让知识走出课本,让劳动赋能成长,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实干精神的新时代少年不懈探索!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刘樱辉 助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