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孩童俯身观察蚂蚁搬家,他们眼中倒映的不仅是忙碌的身影,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奇迹的生态王国。近日,山西大学生物学博士郭学林化身 “昆虫向导”,走进太原市迎泽区松侨小学校六足馆社团,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探秘之旅。
趣味发问启童智,昆虫智慧初绽放
讲座开场,郭学林教授宛如一位神秘的“昆虫魔法师”,抛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小蚂蚁住在哪里?”“蝴蝶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这些问题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孩子们好奇的大门,将他们的注意力紧紧吸引过来。
紧接着,郭教授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昆虫导游”,带领孩子们深入昆虫生存繁衍的微观世界,详细讲解昆虫选择筑巢安家的“精打细算”。从温度、湿度、光照这些看似平常却对昆虫生存至关重要的环境要素,到躲避天敌、获取食物、繁殖后代以及满足社会性需求等复杂而精妙的生存策略,全方位展示了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生存智慧。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昆虫的“生存智慧大讲堂”,听得如痴如醉,眼中闪烁着对昆虫世界的好奇与惊叹。
探秘昆虫“安乐窝”,领略建筑神技艺
在介绍不同昆虫的居住地时,郭教授化身为一位“昆虫建筑鉴赏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详实的案例,为孩子们详细描绘了蚂蚁、蜻蜓幼虫等各类昆虫独特的栖息环境和巢穴特征。
蚂蚁的巢穴就像一座繁华的地下城市,错综复杂的隧道网络系统如同城市的交通要道,不同功能的房间各司其职,有育儿室、储藏室、休息室等,仿佛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白蚁的巢穴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利用唾液和泥土建造的巨大建筑,不仅坚固耐用,还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温控系统,堪称昆虫界的“建筑奇迹”。而蜜蜂蜂巢那精巧的分层式设计,六边形的结构既节省材料又空间利用率极高,仿佛是大自然这位伟大建筑师的杰作。孩子们听着郭教授的讲解,仿佛亲眼目睹了昆虫们建造家园的忙碌场景,对昆虫建筑的神奇之处惊叹不已。
郭教授深知,要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保护昆虫的重要性,就必须让他们明白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他就像一位“生态解说员”,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解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多重角色。
昆虫是自然界的“分解大师”,它们能加速有机物的矿化过程,将动植物的残骸分解成无机物,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昆虫还是植物传粉的“使者”,它们在花丛中忙碌穿梭,帮助植物完成授粉过程,对维持植物的繁衍和物种遗传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昆虫还是食物链底层的关键支撑,为许多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共筑生态新防线,守护昆虫启新程
面对昆虫生存的严峻形势,郭学林教授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吁。他就像一位“生态守护者”,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昆虫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建议大家减少农药的使用,采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种植方式;保护自然栖息地,不随意破坏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在城市中营造适宜昆虫生存的环境,比如种植一些本地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通过科普活动,向更多的人宣传昆虫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公众的昆虫保护意识。
这场讲座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灵。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昆虫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保护昆虫、守护生态平衡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他们成为守护生态环境的“小卫士”,共同为构建一个美丽、和谐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赵伟钰 助编 刘静文)
